|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书信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公文方案 >> 公文写作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谈强化企业内部审计           
谈强化企业内部审计
笔者就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全方位、多角度地读了自己的看法。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三者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有特点、各司其职,相互不可替代。但相比之下,在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从制度的建立上需要内部审计。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涉及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采购、销售、基建工程、投融资、会计核算等经济业务需要有效的控制制度来协调、组织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因此,内部审计是最好的选择。
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需要内部审计。企业制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必须有一个公正的评判部门,通过监督与检查促使这些内控制度得以顺利实施,这项工作由内部审计部门完成无疑是最合适的。
企业专项开支需要内部审计。企业的投资、基建工程、科研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费用开支是否合理,手续是否规范,票据是否合法,是否有超预算支出等,需要内部审计参与其整个过程,对其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这些专项开支经济合理,防止浪费。
企业的年度预算、决算需要内部审计。企业的年度预算是否科学、合理、实事求是,预算执行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和企业的各项规定、标准及定额,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是否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等;需要内部审计部门鉴证。
经营管理人员经济责任的划分需要内部审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以上领导人员,其管辖范围较宽,责任较大,如果不进行离任审计,会给继任者带来很多经营上的麻烦,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对其在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及资产情况进行审计。localhOsT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优势
企业内部审计贴近管理,熟悉情况,容易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内部审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目标、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生产经营情况等较为熟悉,而审计对象的相对固定性;又使其能动态地掌握被审单位的各种情况,及时、准确地判断出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以发现管理上的漏洞。
企业内部审计时间、方法、方式灵活,成本较低,可提高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益。内审人员能随时掌握企业大量内部信息,从而能减少资料收集、审前调查的工作量,项目的实施又可以融合在其他项目中进行,降低了审计成本,能从多角度、多环节发现线索,并灵活采用风险分析、控制评价、询问、实质性测试等多种方法,以提高审计的效果和效益。
企业内部审计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操作性强,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管理。内部审计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时,能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还能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管理、完善控制。同时,还可以对落实意见和建议的情况进行后续审计,从而促进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降低控制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企业内部审计的局限性
企业利益与内部审计人员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审计作用。当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时,内部审计人员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对不正当的企业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如许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通过变通给职工搞福利都不揭示、不处理,对企业加大成本费用、不遵守收入确认原则少计收入偷漏税款等做法予以默认等。
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企业内部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有时会因内部关系而影响工作进程。特别是被审对象的职位、级别一般都比较高,出于各种考虑,内审人员往往在实施审计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限,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一般都在管理层领导下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领导意志所左右,加之内部政策的压力,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不明确等,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许多限制。
四、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领导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有的认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有的将内审机构形同虚设,使内审人员无职无权。
内审机构不健全,设置不合理,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企业将审计机构和监察合并,有的在财会部门内设审计人员,有的干脆不设审计机构和人员。且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致使许多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缺乏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威信,根本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一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偏低,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部门或从其他部门改行而来,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电算化内部审计几乎处于空白;二是个别审计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丧失职业道德,利用手中的权利送人情、甚至以权谋私,降低了内审人员的威信和形象。
五、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结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层次。在规范运作的企业,可以建立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制,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要提高企业内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使广大企业内审人员无后顾之忧。
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或内部审计实物标准。要加强内部审计行业管理,完善内部审计道德规范体系,使内部审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在使用传统审计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计算机技术,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现代化。
转换经营观念,科学定位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应冲破制约作用的范围,扩展到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盈利水平等作用的方面,通过评价企业组织内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公文方案:

  • 下一个公文方案:


  • 看了《谈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网友还看了:
    [企划方案]强化乡镇食品安全指导方案
    [企划方案]卫生机构强化机关效能工作方案
    [技巧经验]六项措施强化全市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思考
    [技巧经验]强化社区建团工作思路报告
    [技巧经验]公安机关解放思想强化服务职能优环境促发展
    [技巧经验]六项措施强化全市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思考
    [法律文书]浅谈强化建筑项目消防审核验收阶段监管
    [技巧经验]强化社区建团工作思路报告
    [企划方案]强化机关党员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措施
    [活动方案]强化党风廉政工作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实施办法

    公文写作
    普通公文方案工程处质量安全科科长竟聘演讲稿
    普通公文方案关于认真做好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
    普通公文方案入党思想汇报范文(8)
    普通公文方案在食品综合检测中心揭牌仪式上的
    普通公文方案铁路工务段班组现场会汇报材料
    普通公文方案入党申请书范例8
    普通公文方案目前农业依法行政还存在哪些困难
    普通公文方案传承艰苦奋斗,笑对市场挑战
    普通公文方案关于人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普通公文方案关于保持党员先进性学习的一点心
    普通公文方案县粮食生产年度工作总结
    普通公文方案风电是缓解我国“电荒”的有效途
    公文方案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资金黑洞敲响内控警钟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当前经济工作中需要注意
    普通公文方案[活动方案]商务局关于在党组织和党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做好调解工作 维护社会稳
    普通公文方案[活动方案]国家税务局税收管理日常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税务工作者保持党员先进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县烟草局长2007年述职报
    范文大全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5月份有关母亲节的国旗下
    普通范文[零八零六]关于在全市水利系统开展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2010年教师节黑板报参考
    普通范文[零八零七]旅游系统职工演讲稿
    普通范文[零八零二]在创建省级农村卫生示范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庆祝“三八妇女节”联欢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2011年5月30日国旗下讲话
    普通范文[先进性教育]党员先进性个人分析
    演讲致词
    普通演讲[赠言大全范文]同学离别赠言
    普通演讲[交际礼仪范文]成功之路:沟通即是财富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在全市目标管理考核工作现
    普通演讲[主持词]电子公司尾牙主持辞
    普通演讲[节日祝福语]2010最新圣诞祝福短信精选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毕业典礼致辞
    工作范文
    普通公文方案[计划方案]学生会外联部学期工作规划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人寿保险合同条款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创新林业经营机制 加快兴林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燃气稽查大队二00四年党群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初探
    普通总结[考察报告]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简历模板(翻 译 )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丁俊发:我国物流企业呈五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差距 差在“培训”
    普通总结[工作总结]质监局2010年及“十一五”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全球钢材市场未来前景很难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弱胜之道—企业常青之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