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书信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公文方案 >> 公文写作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培训需求评价的研究概况(1)           
培训需求评价的研究概况(1)
本文对近年发展起来的培训需求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强调了需求评价对培训整体设计和目标确定的特殊作用。对常用的评价工具和技术作了简单评述,并着重介绍了基于培训意图的评价方法,组织气氛、知识技能、个人特征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新趋势和胜任特征分析方法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 培训需求评价,基于意图的评价,胜任特征
分类号 59.875
1培训需求评价问题的提出
人员培训是一项直接涉及人对外部变化适应特征培养的系统工程。自从7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发展(humanresourcestraininganddevelopment)已成为国外组织心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培训需求评价(needassessmentoftraining)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能为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上提供训练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科学依据。
培训需求评价是60年代mcgehee和thayer等人提出的一种通过系统评价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到了80年代,goldstain使培训需求评价方法得以系统化。他指出,培训需求评价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即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组织分析是判断组织中哪些员工和哪些部门需要训练,任务分析能够确定职位的各项培训任务,精细定义各项任务的重要性、频次和掌握的困难程度,并揭示出成功地完成该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培训内容。人员分析是从员工的实际状况的角度,分析现有情况与理想的任务要求之间的差距,即“目标差”,以形成培训目标和内容的依据。lOcalhOSt通过这三方面评价结果的比较和综合,就能揭示出培训任职者最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这里,组织分析是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前提,任务分析更侧重于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方面,即理想状况,而人员分析更侧重于员工个人的主观特征方面的分析[1]。培训管理常用的技术包括:现有数据分析、专家分析、任务分析和需求分析四种技术。相比之下,需求分析是一种较全面收集信息的技术,它可以收集到各方面的信息,获得有关理想状况、实际状况、感受、原因、解决途径等多方面的信息。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对不同职位的分析结果进行相互比
较,管理者可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最适合的训练手段。常用来实现以上技术的分析工具有访谈、观察、小组工作和问卷调查等。在这些分析工具中,问卷调查更为突出,它可以大规模进行,允许对结果进行量化处理,揭示出的信息更具可比性[2]。
2理论和方法的新发展
2.1基于意图的培训需求评价
近年来,rossett[2]从操作性的角度发展了培训需求评价方法。他提出了基于意图的训练需求评价的概念。并阐述了这一概念在不同训练目的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探讨了培训需求评价的工具、技术与意图的关系。他认为,需求评价中应从不同角度收集具体信息。所谓信息的角度就是需求评价的意图,这些信息包括:1)理想状况的信息,2)实际状况的信息,3)受训者及相关人士对工作的感受,4)产生绩效问题的可能原因,5)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理想状况的信息包括理想的绩效状况和职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实际状况的信息指员工对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实际拥有程度。理想状况和实际状况的差异被称为差距或需求。培训就是要消除或减少这种绩效差距。对工作的感受的信息指受训者、管理者或相关人士对目前存在的绩效问题、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看法和感受,包括对一些要素的重要性或意义的看法。分析这类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员工的工作动机状况,确定员工的态度是否是绩效问题产生的原因。rossett认为,可以借助于johnkeller提出的动机公式:即价值×期望=动机来测定员工的动机状况。他同时认为,对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分析是培训需求评价的关键环节。他把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划分为四类,即环境阻碍、激
励、知识技能和动机。环境问题包括组织人事上的阻碍、政策问题和技术工具原因;激励问题指管理层给予的激励形式是否有效;知识技能问题指员工在完成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是否有不足;动机问题指员工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即工作动机。此外,一般来说,受训者对问题解决的信息掌握得很有限,所以关于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方面的信息更多地依赖于培训专家和管理者的报告。他们提供的这类信息,将有助于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组织气氛的需求评价
约翰·瑞文(1995)指出,人的称职行为不仅取决于价值观和能力,也取决于员工所处的组织气氛环境。员工对组织的看法和感觉的一致性程度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3]。组织气氛代表了组织内部环境的一种较持久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成员的经验、可能影响成员行为的因素和可资利用的组织特征或属性[4]。george[5]认为,组织气氛包括9个因素:1)结构,2)责任,3)奖酬,4)风险,5)情谊,6)支持,7)绩效标准,8)冲突,9)归属程度。mcclelland指出,组织的成就定向是揭示不同组织气氛的根本要素。其所在的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多年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低绩效的组织在组织气氛上最具差异的7种特征:1)规范的灵活性,2)灵活的环境背景,3)赋予的责任,4)绩效标准,5)奖罚方式,6)组织目标和规划的清晰度,7)团队精神[6][7]。此外,krech&crutchfield在其研究中发现,士气高昂的团体具有的主要特征是:1)团队凝聚力的起因,2)小团体倾向,3)团体适应变化能力,4)成员的认同感,5)对团体目标的态度,6)团体的价值维护[8]。
2.3知识、技能的需求评价
johnarnold等人[9]在考察知识需求时,主张从三方面进行需求评价:1)对组织系统和人员信息网络知识的分析;2)对产品服务、竞争者的知识分析;3)对专业性知识的分析。在技能分析方面,时勘等人(1994)根据员工心智技能模拟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公文方案:

  • 下一个公文方案:


  • 看了《培训需求评价的研究概况(1)》的网友还看了:
    [计划方案]2013年酒店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计划方案]小学校本培训活动方案
    [计划方案]学校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实施方案
    [活动方案]党政干部培训实施意见
    [活动方案]工商局推进职工培训工作方案
    [活动方案]社保局加强公务员培训实施意见
    [企划方案]市国税单位学习培训实施意见
    [企划方案]舞蹈培训中心学生管理制度
    [企划方案]法院干部教导培训方案
    [企划方案]医院经营管治人才培训方案

    公文写作
    普通公文方案企业的知识消费习惯与管理咨询的
    普通公文方案查办于**受贿、贪污案的几点做法
    普通公文方案水厂年度工作总结
    普通公文方案2007年终农业工作总结
    普通公文方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环
    普通公文方案XXX国家税务局能级管理岗值量化实
    普通公文方案县交通局企业的改革经验材料
    普通公文方案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普通公文方案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普通公文方案(道路交通)暴力抗法为哪般
    普通公文方案国内外小型机械销路看好
    普通公文方案党性分析材料
    公文方案
    普通公文方案[活动方案]社区服务站项目建议书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交流材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投资者VS职业经理人:难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
    普通公文方案[合同范本]商品房转让合同
    普通公文方案[计划方案]学生会学习部计划书
    普通公文方案[模板范例]个人求职信(医药代表)
    普通公文方案[合同范本]航空运输合同
    范文大全
    普通范文[科学发展观]人事编制部门科学发展观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经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小学生清明节作文400字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县教育局春季开学检查情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在全市各界人士新春团拜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会计实习报告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区香草文化节开幕式上领
    普通范文[规章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演讲致词
    普通演讲[庆典致辞]在先进性文艺汇演上的致辞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特色团支部评比主持稿
    普通演讲[学生演讲稿范文]虚心学习演讲稿
    普通演讲[节日祝福语]小学生快乐的元旦作文400字
    普通演讲[竞聘演讲稿]竞聘县政府信调股股长演讲
    普通演讲[庆典致辞]“同唱安全歌,共话心中情
    工作范文
    普通党建工会[政府政务]在全市计划和财税工作会议
    普通公文方案[企划方案]关于药械组合产品中器械违
    普通总结[调研报告]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工作现状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县委办综合科副科长竞职演
    普通总结[工作总结]煤销集团工作总结
    普通党建工会[入党相关]2007入党申请书范例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企业欠税情况分析及清理措
    普通总结[工作总结]某市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中学2007-2006学年第一学
    普通领导讲话[思想宣传]在2010年市文明委全体委员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三农”问题的产生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