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学文化与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           
国学文化与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这几年大学生就业中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面试几十个大学生只有一两个能接近岗位素质的基本要求,学生没达标的方面是在非智力因素,而非知识技能方面。这让我们联想到美国在20世纪,美国劳工部向教育部提出的学生素质要求的前三个重要条件:第一,合作精神;第二,继续教育能力;第三,信息处理能力。可见,当代社会对优质人力资源要求,不是智力因素占据重要位置,这正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板所在。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国学文化对人的培养目标与当代人力资源培养要求十分吻合。例如,孔子的人才观。孔子认为人应该成为君子——“刚、毅、木、讷,近仁”,并且提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观点。孔子的学生子贡则认为,君子应具备“温、良、恭、俭、让”等品德。孙子讲的是用将之道,凡为将,必须具备“知、信、仁、勇、严”等特质。孟子认为,教育重点在“四端”,即“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古籍注意到国学教育的目的是“人的教育”,更注重人的价值取向培养。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关于国学教育的争论此起彼伏,但争论的层面还在“是不是应该开设相关课程”的层面上。“国学文化是人类历史伟大财富”,“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国家软实力基石”,“国学文化正在被众多的海外学者所常识和广泛应用”。这几个命题、立意不可否认,台湾在“国文”教材中有一篇题为《弘扬孔孟学说与复兴中华文化》的文章,文中说:“孔孟学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为我国学术思想的主流,亦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中华民族所以可大可久,历五千年而不堕者,就是由于我们以仁为本的民族文化,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这句话基本道出了台湾重视国学教育的原因。“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信息资源有效应用对策研究》国学教育专项研究项目组也于2008年新提出了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的新观点,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工业设
    浅析社会文化在当代时装摄影
    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及其渊源
    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俄罗斯重评斯大林思潮的社会
    透过网络文化特性分析大学网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审视
    物理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的魅力
    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