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首页>>范本专题 >>秘书范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深刻解读执政能力建设三大“热点”

深刻解读执政能力建设三大“热点”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等,既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亮点,也是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它包含有怎样的哲学观和执政理念?如何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紧迫性?《决定》中体现出的深刻的*体制改革理念和举措是什么?本刊特邀3位资深党建理论专家,对上述话题作了深度解读。ry} ©永春稽征网论坛 -- 永春稽征网论坛,欢迎您的光临!  kHDwf   靠科学、靠民主和靠法制执政,是党鉴于在历史上执政方式的缺陷和现实中治国理政上的不足,深刻总结国外其他政党执政经验,直面现实,从较高的思想境界上提出的执政方略。“三靠”有力地回答了对于中国*党执政来说,最靠得住的是什么的问题0I%K   叶笃初: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整体写进《决定》,是党执政55年来的第一次,更是党建理论研究上的一大突破。W:-K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集中回答了一个“靠什么执政”的问题,也就是在“为谁执政”的前提下,我们党如何来执政的问题,那就是靠科学、靠民主、靠法制。这“三靠”有力地回答了对于中国*党执政来说,最靠得住的是什么的问题,即我们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手段以及在执政体制与机制方面,必须走科学、民主与法制的路子,这是我们党执政的三大基础。l4(Iv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包含有深刻的哲学观和*观,它从本质上揭示了三种关系。科学执政揭示的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关系问题。所谓讲科学,就是遵循客观规律,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化为对各项工作的指导。民主执政揭示的是民主与专制的对立关系。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克服官僚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发扬民主,反对专制。这也是我们党几十年来所追求的执政目标之一。依法执政揭示的是依法和违法的对立关系。只有不断克服违法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执政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执政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民主的基础上和法制的基础上,使党的执政不仅要有科学性,还要有民主性和合法性。|v   关于“为谁执政”的问题,我们党在很早的时候就有清醒的认识,但是在“靠什么执政”的问题上,我们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必须认识到,我们党是在进行武装斗争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党在许多领导方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上,都深深打有当时战争环境与体制的烙印。由于受到一种*惯性和历史遗存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其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党在执政上虽然取得很大成功,但也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靠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的指令性计划来执政,靠摆老资格、靠行政命令来执政。这些执政弊端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E   鉴于在历史上执政方式的缺陷和现实中执政上的不足,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外其他政党的执政经验,直面现实,党提出靠什么来执政的问题。“三靠”大大划清了正确与错误的界线,表明中国*党对于执政理念认识上的升华和在执政方略上的与时俱进。\r   我们党不仅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而且一直在努力践行着这一纲领性行动指南。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我们抛弃了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强化指令性计划来执政的弊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权力无边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在科学执政问题上高屋建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在党内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当中,要求依据“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相结合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民主执政是我们党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努力达到的执政目的之一。特别是今年先后发布了《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和《中国*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表明党在民主执政方面的努力。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依法执政的意识不断加强,许多事项都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程序执行,并进一步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制和监督机制。Iac(g   从毛泽东时代开始,中央领导集体就强调要说话算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强调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和讲求实效。虽然有些党员在执政上存在某些“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地方,但是党在整体上是有能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我们对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执政方略既充满期待,更充满信心。U<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直面国内社会利益结构间的不均衡性日益明显,以及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日益复杂的现实国情,又兼顾国际社会在极其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产生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中国的深刻影响,而作出的战略选择,是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上的一大理论创新u)M[7   赵子平: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决定》的一大亮点。nh4p5%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一大理论创新。/E,,L   对立统一规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社会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和谐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克服社会各种不协调因素的基础上的和谐,是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态平衡中的和谐。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理念。这些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处世乃至内政和外交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U[F   从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来看,一个政党在获得执政地位后,其首要目标就是要巩固执政地位,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可以说,社会整合是执政党必须履行的职责之一,是政党执政的一项根本性原则。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既要遵循*党执政的特殊规律,也要遵循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党执政55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重大改革措施进展顺利,社会秩序运转正常,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心思稳、人心思安。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社会利益结构和人民内部利益矛盾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利益结构的不同步性和不均衡性日益明显,一些利益群体的不平衡情绪有所增强。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分配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都要求我们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P}wW   从国际上看,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整个世界处在极其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但世界主要力量重新分化和利益调整进程加快,对我国的影响不可低估;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不仅使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对全球的*、文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着重大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将会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将长期存在,有时斗争会很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向全世界传播它们的价值观念,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主动。2KLZ7f   社会稳定有序则国家兴旺,社会动荡则国家衰亡,这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也是治乱兴衰的客观规律。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盛世,都与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整合社会利益分不开,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同样,这些盛世王朝的衰落,也大都是从社会动荡开始的。近年来,一些其他国家的执政党甚至是长期执政的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能有效整合社会利益、维护社会有序的运行,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曾以独特的社会整合方面的认识和做法,有效地把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在长达71年的执政中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一直奉行自由主义路线,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失望,最终在2000年的大选中败北。前不久,西班牙和印度举行大选,两国的执政党都在国内经济形势顺利发展、执政成就斐然的情况下,却被反对党利用国际矛盾和社会公平问题击败,尤其值得我们深思。JpmX}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所有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体制改革。”《决定》虽不是*体制改革的专门决定,但它所包含的*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内容,已触及到了*体制改革的核心,突出“增量民主”建设方针和“制度治党”理念,体现出我国*体制改革向着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大大前进了O)AFO   徐鸿武:对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应包括*体制改革,而且应当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我们所有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体制改革。”这次全会的《决定》,虽然不是*体制改革的专门决定,但它包含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内容,已触及到了*体制改革的核心,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它体现出我国*体制改革向着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大大前进了。G#97r$   《决定》所体现出的深刻的*体制改革理念和举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dh)5   理顺党政关系,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既适度分权,又形成合力。社会主义国家传统*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邓小平指出这是“产生官僚主义的总病根。”《决定》在党政职能分开问题上作出新的规定。例如在领导经济的工作中,把党的职能确立为:“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把政府职能确定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种带有规范性的定位,有利于克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在党政关系上,既适度分权,又能形成合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实质上也是一个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适度分权的问题。《决定》指出,要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开展工作。1&g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十六大报告曾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命题。但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更是一个艰巨的课题。《决定》提出的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若干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些制度包括: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心话、讲心里话;建立与健全常委会党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扩大市、县党代会常任制试点;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直接选举范围。这些制度的精神实质体现着*学中的党内权力来源、授权方向和权力结构的定位问题。党内权力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来自广大党员。因此授权方向的正确定位是从广大党员到党代会,再到全委会和常委会。要克服党内权力结构的侧置性倾向。所以发展党内民主,重点在于扩大党员民主权利,扩大党代会、全委会的职权,规范常委会的职权等。此外,重大决策是否科学有效,是体现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决定》对三种决策类型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规范性的决定。!5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决定》指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并提出建立与完善适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拥护的干部人事制度。这些制度包括:民主推荐制度、民主测评制度、差额考查制度、任前公示制度、公开选拔制度、竞争上岗制度、全委会投票表决制度、干部辞职制度、职务和职级相结合制度、领导干部任期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等。这些制度是在总结了多年以来我党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很大的创新性。这些制度体现着三个方面的良性机制:一是民主机制,二是激励机制,三是代谢机制。例如全委会投票表决制度,是由多年以来普遍采用的“议决制”改为“票决制”,对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pEbz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与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和改进对领导班子,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决定》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点内容。《决定》在这方面规定了建立与完善对领导干部的巡视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质询制度、问责制度、罢免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必将有力地推动党政部门的廉政勤政建设。官员腐败被人们称作“*之癌”和最大的“社会公害”,是危及党和政府生命安全的痼疾。近年来党内大案要案频繁出现,一些高官纷纷落马,2003年就有13名部级干部受到惩处。最近对世界上126个国家的廉政评估,中国处第七十一位,属中间偏下。《决定》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执政时间越长,反腐倡廉任务越艰巨。”提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力争使官员对于腐败不愿为之、不能为之和不敢为之。|   *体制改革是一个极富*敏感性的重大问题,掌握不好会导致社会动荡。我们的*体制改革必须吸取前苏联*体制改革的沉痛教训,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立足我国国情,采取稳步渐进的方针,即“增量民主”建设的方针,也即“小步快跑”的方针,否则必然会“摔跤”的。这次全会的《决定》正是体现了这种改革方针,即脚踏实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突出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向前推进。人们的直感是,十六大报告中使用频率最多的词语是“创新”,这次《决定》使用频率最多的词语是“制度”,有西方学者认为《决定》是突出“制度治党”,是从制度的创立与完善来推动*体制改革。这种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在百度搜索:深刻解读执政能力建设三大“热点”
相 关 文 章
  • 思想到位抓紧抓实:一论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

  • 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锤炼者、实践者

  •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 倡导“四真”学风

  • 用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来督导先进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