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首页>>范本专题 >>秘书参考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析日资企业管理(论文)

浅析日资企业管理(论文)

[文秘网站的龙头__-__论文: -/article/ktlw/Index.html ] 摘要:随着日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视,大量日资企业进驻中国,并以其严谨的 团队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以及独特的日式管理,让中国的企业家们耳目一新。该文 尝试从日资企业管理中人才理念、团队、薪酬制度三方面来分析其管理特点,并从中借鉴其 管理优点。为中国企业提供可供参考的一面。 关键词:日资企业;人才理念;团队精神;年功序列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92(2O02)04-184-05 在日资企业中,无论从最低微的小职员,还是到最大的总经理,每一位员工都不断接 触到公司安排的一系列培训计划及爱社教育;而且公司中频繁地有会议在召开;大家都在 努力地工作,而且每一位员工,工资虽然增长缓慢,但基本每一年都会有所上升。这,就 是日资企业管理中比较具有日式特点的人才理念、组织特征、以及相应的年功序列制。 (一)“企业即人”— — 日本企业的人才理念 “企业即人” 是日本企业对人才重要性的基本认识。经营者们确信,企业的兴与衰都 由人而起,有了人才,企业的发展才有保证。日本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非常重视人才管 理,并积累了相当丰富而有效的经验。 日本企业对人才的管理是从员工进公司之前就开始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举行多次应 聘考试,对人才严把录用关。其中,笔试一次,面试多次,考官逐渐升级,从人事部的课 长、部长、公司董事直至总经理。面试提问一般都有“为什么要报考本公司?” “你将以怎 样的心态对待将来的工作?” 等内容。有的公司甚至说: “宁肯不录用有才华而无志向的 人。” 这种应聘考试的目的,除测验有关的必要知识外,最重要的是鉴别报考者的素质。从 参加第一次考试到接到录取通知书,要历经三四个月之久。这对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来 说,颇有“过五关斩六将” 的难度。 企业经过严格筛选录用员工后,就通过教育与培训把新员工培养成为高素质和高水平 的“企业战士”,‘帮助他们称职地从事本公司的各项业务。 在教育方面, 日本企业特别重视对新员工的人社(会社,即公司)教育,通过举办集 训班的方式,重点讲授企业的光荣历史与优良传统,培养新员工的归属意识、忠诚心、集 体观念、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虽然近十多年来日本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变,如终 身就业、按照资历晋级加薪等战后形成的“日本经营模式” 在失去光彩,但是这种“爱社 教育” 却至今几乎一成未变。 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以适应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是日 本企业不断对员工(包括干部)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这种培训每年都要进行,根据不同 的级别和业务范围分别举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如基层和中层干部培训,营销人员、研究开 发人员培训等等。有条件的企业大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和设施(如培 Il中心等)。在日本, 员工培训早已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企业都有对员工的考评制度,操作性很强,并且十分严格,绝对不流于形式。大 企业一般每年进行两次考评,由人事部门协同各级领导进行,考评分为成绩考评和晋级考 评等,并且,考评项目繁多,有的公司把考评结果分为五等(非常优秀、相当优秀、中等 水平、略有不足,不足),均记录在人事档案,成为晋级、加薪和发放奖金的重要依据, 也是发现和留住有能力的人才、淘汰不合格者的重要手段。 日本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般是分离的,企业是靠那些在实践中涌现的精英分子 — — -各级干部经营管理。干部的选拔如同政府机构一样,没有“破格”, 只能一个台阶、 一个台阶地升上去。不过,许多企业近年来也在改革过时的人事管理制度,引入根据能力 和业绩等“论功行赏” 式的办法,以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日本企业不办“小社会”,但福利待遇却相当优厚。特别是那些大企业,为员工提供 单身宿舍、购房贷款、带薪休假、定期体检、员工食堂、运动馆场、医疗室、俱乐部等, 福利、保健、娱乐设施样样齐全,应有尽有,这对招揽和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有一定的 积极作用。 迄今为止,在技术研究开发成果的处理上, 日本企业只强调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个人 的正当权益。它们在对外发布新的研究开发成果时, 向来不公开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个人 的名字,而仅提及团体或单位,而且新技术的专利所有权也只属于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 挫伤了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近年来也有不少企业对此进行改革,加重了对在技术研究 开发上有贡献的员工的奖励,有的企业甚至提出“对科技发明的奖金上不封顶”。 在日本,不同企业的人才管理是各具特色,但其基本经验是“大棒加萝卜”, 软硬兼 施、恩威并重,’即在严格的管理之下,给予相应的经济保障,给员工以前途和希望,但员 工必须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 (二)附属团队— — 日本企业的组织特征 日本企业的组织特征是:“自下而上方式的或共识型的决定,重视和谐、责任和权限 的范围不明确,以及以人为中心(欧、美企业以任务为中心—— 作者注)的组织等”。人 员不是为充任特定任务而被安置在岗位上,而是作为企业人,作为企业的“分身”实施行 动的人, 因此,每个人负责范围有限,但视野应当广及全企业,像最高经营者那样关心公 司的全面情况。在此基础上,通力协作就自然成了日本企业组织活动的本质。 全面思考与协作是通过日本企业的特殊情报交流机制实现的。首先,在日本企业中, 有“禀议制”,即无须作出什么决定,却频繁召开会议,作为有关人员非正式协商的“务 虚” 活动。目的是交换情报和统一认识。其次, 日本企业被认为是一种“情报交流组织”。 总经理的指示常常是代表企业前进总方向的一种模糊指标,指令经下级详细的研讨后逐级 上报,如此反复,最后才作出决定。意见往往在情报交流的网络中形成,有许多不同的意 见作为决策的一部分或添或加。这种决策方法,与其说“由谁决定”,不如说是“意见在 筛选中通过”。 情报交流支持下的全面思考与协作导致的组织结果是,组织以群体或团队为基础开展 组织活动。— — 团队成了日本企业基本的组织和工作模式。 日本企业的团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同于美国。虽然也有较强的自主性,但团队本身 却自愿终身依附于组织,而组织也有将其视为自己保护和照顾对象的强烈倾向, 因此,团 队和组织之间有类似“亲子” 的关系。组织对团队的控制是通过团队自愿要求和接受为调 整的, 同时,由于团队是日本企业的基本组织与工作模式,所以,团队并不是作为“特 殊” 对象而受到组织的特别保护,而只是受到平等的待遇,这和欧洲的精英团队也有所不 同。 因此,可称日本的团队为“附属团队”,以表示日本团队自愿依附组织,并由此而产 生的团队管理特征。 实行年功序列制与弹性工资相结合的报酬制度 一日本企业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报酬制度是建立在特殊的劳动人事制度 基础之上的。这种制度就是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年功序列” 的萌芽可追溯到日本 的明治维新后期,期间由于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当时技术基础薄弱的日本企业为了稳定 职工队伍,不得不采取定期提薪、发奖金和晋升等手段,而企业里的职工为了能够有安定 的生活保障,也愿意遵守这种制度。年功序列制认为,业务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与 本人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工龄越长贡献越大, 因此,工资应逐年增加。也就是说,在日本 应届毕业生作为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5一l0年)工资待遇按照资 历逐年平稳上升,不产生明显的个人差异。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工资待遇也是随着工龄 增加而持续上升。此外,在干部提拔使用和晋升制度中也规定了必须具备的资历条件,达 不到规定的资历就不具备成为晋升候选人的条件。 . 由此,可以看出年功序列制具有两大特点:(1)重视资历, 以职工年龄、在本企业的 工龄和学历等作为决定基本工资的主要因素。(2)生活保障的色彩浓厚,从报酬构成的比 重看,保障职工及其家属生活需要的部分约占65% ,勉励职工发挥积极性的能力工资占 25% ,其余10%是地区补贴。当然,企业职工的提薪、晋升除了与资历条件密切相关外, 还与该职工的工作成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适应性有关。因此,这样的“年功序列” 使得所有职工都卷入一场旷日持久、长达几十年的提薪和晋升竞争过程之中。这种竞争使 得职工之间互相协作配合,并以企业的发展繁荣为其根本目的。 为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日本企业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辅助措施。首先是独立于 工资制度的奖金制度,它是根据企业当年获得利润状况来确定的,属于员工的弹性工资。 奖金分两次发放,一次在本年8月前,金额较少,另一次在下一年的3月份, 数量较多。 当企业在某年获利特别多以致使当年提取的奖金额也特别多时,也可留取一部分先存起 来, 以用来调剂获利少的年份。一般说来,大企业奖金较多,中、小企业奖金较少。日本 企业奖金数量之多,在发达国家中是名列前茅的。其次, 日本企业也十分重视逐步提高职 工的福利待遇。世界著名的汽车行业跨国公司— — 本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调动员工 积极性,用部分利润修建福利设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受到广大员工的欢迎,使劳资 双方的关系日益融洽。除上述措施外, 日本企业还很重视做职工的思想工作,他们极善于 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调动公司全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 聪明才智的目的。再次, 日本企业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 的活力,还设立了多种类型的奖,如合理化建议奖,对提出建议者,只要建议被采用, 即 视其创利润多少或社会效益情况给予奖励。此外,还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奖、质量奖、发 明奖、技术革新奖等等。 总之,年功序列制是在日本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是东方传统观念与当时日本的现实情 况巧妙结合的产物,它与弹性工资的结合使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利益一致化了,使员工队伍 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对企业忠诚服务并关心企业的兴衰,塑造了日本独特的企 业文化。 我国企业的借鉴 分析日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洋为中用的作用。从日资企业管理中人才理 念,组织特征,以及薪酬制度中,我们可得到以下三方面借鉴: (一)人才理念借鉴 A.我国企业应该不断增强对企业人才的关心与重用,使到企业以人才为中心;并且 要关心每一位员工的成长历程,使到员工意识到企业在注意着他们,使他们有归属感。从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我们也可以知道, 当人们满足了生理需要,保障或安全需要后, 有归属和承认的需要,然后才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应该让自己员工对企业有 着坚定的认同及归属感。“企业即人”,也让人真正成为企业的人。 B.重视企业员工成长历程。企业要有一套完整的员工培训计划,让企业员工在不断 地进步,让员工培训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员工考评制度,发现和留住有能力人才;并让管理者在自己员 工中不断涌现,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只要不断地努力,都有提升的机会。 (二)团队借鉴 对中国的团队管理而言,应首先在团队的推广和普及上多做工作;在总结、巩固乡镇 企业团队基础组织运作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扩大乡镇企业团队基础组织的运作范围,扩 大合作网络、提高有限自发社交性程度,以提高乡镇企业群集的资源整合质量,并把乡镇 企业的团队管理模式及其运作经验向国有企业有条件地推广。 (三)薪酬制度借鉴 A.重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有效结合。一方面要正视员工在经济、物质方面的需 求,充分利用物质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激励对物质 激励的辅助作用,加强与员工的信息沟通,切实把报酬制度与其他激励方式结合起来,如 学习日本企业通过实行“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与报酬制度相结合的做法,帮助员工实现不 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合理需求,从而形成员工对企业形成归属感、安全感。 B.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长期激励效应的报酬制度。重新定位和规划职工持股计划, 让员工真正地参与,使员工成为事业的合伙人,分享企业利润,共担企业风险。同时将经 营管理者持股从内部职工持股中独立出来,扩大其持有本企业股份的比例,并试行经营管 理者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度这两种风险化的报酬模式,鼓励和约束经营管理者为公司和股 东的长远利益而努力。 源丰富。税收政策要鼓励企业对旅游业进行投资,对历史文物进行修复性保护,发展具有 西部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对收取的门票和服务性收费,应在营业税的征收上给予一定的 优惠, 既达到保护国家文物的目的,又使企业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二是要有利于保护 环境;税收政策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鼓励企业投资生物工程、节水工程,靠科技发展 农业和开发利用其他资源,鼓励治理水土流失,逐步实现青山绿水。对所有的投资项目, 要进行事前的环境保护评估。对企业未减少污染而购置的机器设备,要在加速折旧等方面 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人才。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12号. [2] 温来成.税收制度安排与西部大开发.税务研究,枷2(7). (责任编辑文弘) (上接第187页) 另外,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还可实行购买股权、补充保险、风险补偿基金等奖励,从而形 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具有长远激励作用的激励模式。 [参考文献】 [1] 卢冰.日美企业报酬制度的比较借鉴[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2. [2] 蔡晴.美日欧团队管理比较[J].企业研究,2001—02. [3]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在百度搜索:浅析日资企业管理(论文)
相 关 文 章
  •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困境及解决办法

  • 2007年县纪委书记述职报告

  • 2007年法院院长述职报告

  • 2007年县商务局副局长述职述廉报告

  • 2007年县商务局局长述职述廉报告

  • 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2007年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 2007年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述职述廉报告

  • 工程施工劳务合作协议

  • 工程内部承包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