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迅速掀起全面建设农村小康新高潮 |
|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迅速掀起全面建设农村小康新高潮 |
|
|
深度发展,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影响了整个农业产业链综合效益的实现。对此,我们必须用战略性的手段来解决这些战略性的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瞄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加速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描绘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我觉得,常德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怎么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妥善解决?有一种观点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叫做农村的出路在城镇,农业的出路在工业,农民的出路在非农,而这三条出路都有赖于我们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得更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是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结合点。 我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近期目标是:通过2到3年的努力,全市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以上,肉牛年出栏30万头以上,肉羊年出栏1000万只以上;年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家以上,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上,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农产品优质率达到80%以上,加工率达到6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力争2/3以上的农户加入产业化生产经营范畴。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我们必须继续实施“五个百万亩工程”,要用产业化的思路和手段运作“五个百万亩工程”,把“五个百万亩工程”的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打造一批名牌名品,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标准化水平较高的产业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下一阶段,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思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搞好龙头企业。一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要把主要力量放在研究市场、开拓市场上,充分运用各类信息,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率。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本、品牌、技术和市场空间,实现内涵与外延的同步扩张,不断做大做强。二是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的合作,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积极引进成熟的成果、技术,实现产业化。要加快技术推广步伐,围绕主导产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多条渠道,把技术送到与龙头企业紧密连接在一起的“链条企业”与基地农户。三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坚决落实中央八部委和省里即将出台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由市农村办牵头组织工商、税务、交通等部门对前段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调研,专题报市委、市政府。对有令不行或行动不积极的,“两办”督查室要严加督促。市里不能处理的就报请上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搞到位。同时,市级也将尽快拿出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办法,帮助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要积极支持、引导企业搞好资本运营,争取上市融资。三年内,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实现新突破。四是要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的客观基础。当前,要突出规范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关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在这方面,企业负有更大的责任。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联结,都要坚持双方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供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五是要加强企业管理和行业自律。要明确经营方针,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效益;要搞好行业协作,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过度竞争。 农村经济大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要重点扶持一批经营门路好、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大户,逐步形成农村大户群体。要注意协调好大户与一般农户的关系,收到“发展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要突出发展各类服务大户和农产品加工大户,鼓励他们增加科技投入,扩大生产规模,规范经营行为。要教育引导各类农村大户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为农村小康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按照科学规划、有退有进的原则,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基地。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基地建设一是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各地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五个百万亩工程”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规划布局,发展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和块状经济格局。要敢于大进大退,大抓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还水。速生杨树和种草养畜不仅仅是一个百万亩的问题,而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扩大规模。速生杨起码要搞到150万亩以上。当前,要切实抓好草食牲畜养殖小区的规划和发展,争取明年底前,每个区县(市)建成2个以上奶牛存栏200头以上或肉牛出栏1000头以上、肉羊出栏5000只以上的养殖小区。二是要规范标准,提高质量。基地生产必须按照国际和国家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要积极引进先进有效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和新的生产方式,努力把每一个基地,建成绿色农业、优质农业和设施农业的示范基地。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经营好基地。要继续推广龙头企业连基地、农贸联合连基地、中介组织连基地、办点示范连基地、大户连基地等多种模式,吸引各种资本投入基地建设,形成基地建设的热潮。四是要提高基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基地建设要坚持效益优先、农民增收的原则,加强成本核算,向管理要效益。五是继续抓好种苗基地建设。要大力发展以人工牧草和草食牲畜扩繁为主的种苗龙头,引导上市公司及其他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农村经济大户参与种苗工程开发,迅速扭转我市草畜种苗及其他优质种苗严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3、按照积极开拓两个市场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就是指农业以市场为导向,按照行业规范和衡量标准组织生产经营。目前,农业标准化生产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全面推广,我国才刚刚起步。根据农业部的计划,2005年以前,全国的农业生产要基本实现标准化。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上一个公文方案: 进一步加大“五个百万亩工程”的推进力度 下一个公文方案: 在全市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协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
|
|
看了《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迅速掀起全面建设农村小康新高潮》的网友还看了:
[企划方案]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意见 [活动方案]地税局六项举措推进两评一树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区推进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活动方案]统筹工作推进就业指导性意见 [活动方案]市公安局九项措施推进执法规范化 [活动方案]工商局推进职工培训工作方案 [活动方案]质监局推进平安建设落实方案 [活动方案]推进园区新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企划方案]市围绕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代现化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 [企划方案]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安排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