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创建平安工作纪实 |
|
|
##社区创建平安工作纪实 ##镇是“农业大镇”、“省级卫生乡镇”、列为昆明市“水资源自然保护区”。境内苍峦叠障,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镇地处东经102°17′~102°27′,北纬24°35′~26°46′之间,##小河河谷盆地中部,东西最宽18公里,南北最长20公里,位于滇中高原中部,距安宁城35公里,东、西分别与晋宁县、易门县接壤,南、北分别与本市一六街乡、鸣矣河乡毗邻,总面积205.18平方公里,在这205.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彝、汉、回、白、傈僳等17个民族。各族人民团结互助,质朴、善良、热情、好客,##社区位于##集镇,##集镇是镇政府所在地即全镇*、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安宁市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2004年全镇从事第三产业人员达1176人,比1995年的640人增加183%,个体工商户435户,比1995年增加135%。集镇外来经商户128户,实现个体工商税收89万元,逢街天参加交易人数20000余人,年交易额2100万元。集镇综合开发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许多私人到镇上投资,现已有454户外地或农村居民到集镇上建住宅,建筑面积达172520平方米。1996年至2002年先后建成占地分别为6720平方米、31666平方米和42000平方米的云程广场、##公园、东湖公园;1996年投资400万元完成659米的青云路南段、庆丰路、八景路配套工程;1997年建成占地6亩的云程广场;2000年建成镇幼儿园和*技校;进一步完善了集镇功能配套。LOCaLHOST目前,##集镇建成区0.62平方公里,形成3米至30米不等的12条街道网,总长达5248米;拥有绿地111600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18%。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备,管理、服务部门齐全。集镇西面有千亩商品梨基地,东边是##河谷,四周群山环抱,千亩梨圆叠翠,万亩荷花飘香,构成一幅倩丽的人文与自然和谐的园林生态画卷。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8911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4707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330万元,人均纯收入2646元。##集镇1991年获云南省建设规划方案评选优秀奖,被列为云南省、昆明市重点建设集镇;1992年受到国家建设部的表彰;1995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6年获“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荣誉称号;1998年经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考核命名为“科技先进乡镇”;1999年获“云南省卫生镇”荣誉称号;2000年被昆明市列为“明星小城镇”。现代化小城镇的姿容日益显现出来。 多年来,集镇居民5千多,各族儿女平静、安祥地生活,过着“猪鸡不用关,牛羊不进圈“的自给自足生活,虽然有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平安状况,但伴随的是贫穷、落后。自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山门之后,镇政府因时利导,因地制宜,通过力作 “四篇文章”,集镇经济活了,##儿女富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机声轰轰,到处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累累果实。然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加大,各种不安定的因素随之而来,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为此,##社区在2005年被安宁市、党委、政府确定为创建“平安社区”的示范镇后,按照点上求辐射、线上求延伸、面上求覆盖的试点工作思路,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创建活动,构筑起了点线面互动、巡卡查并举、打防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平安城镇”创建活动做到“把握节奏,长线不断,高潮迭起,穿插进行”,始终保持了强劲势头,不断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创建平安工作的有序健康开展,组织领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城镇”创建工作,##党委、政府多次听取“平安城镇”创建工作汇报,传达学习省、市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打牢了创建基础。一是成立了社区“平安城镇”创建工作领导组,组长由社区主任担任,分管社区民警罗先林为副组长,相关单位的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居委会,主任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二是坚持“三个纳入”,将创建活动纳入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年终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领导挂钩联系社区平安创建工作责任制,全面细化工作目标,层层落实创建责任,切实加强对社区平安创建工作的领导。三是不断拓宽经费筹集渠道,采取“镇财政拨一点、社区拿一点、利用政策解决一点、群众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五个一点”的办法,共投入平安创建工作经费5000元,有效地解决了创建工作经费紧张的问题,保障了“平安城镇”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创建的总体目标就是坚持“一个方针”(即“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五个机制”(即开展“严打”斗争的经常性工作机制、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责任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机制和维护公共安全的应急机制),提高“四种能力”(即打击违法犯罪能力、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能力以及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形成“一个大综治工作格局”(即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机关发挥骨干作用,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群结合、互联互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具体目标是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城镇”创建活动,力争第1年集中创建、基本达标,第2年巩固完善,第3年提高水平,使我镇率先进入全市社会治安先进镇行列。实施步骤第一步(2005年):集中创建。根据平安创建活动的目标要求,认真研究分析薄弱环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创建,具体分为学习、拟定方案,宣传动员、部署工作,务实创新、狠抓落实,查缺补漏、形成特色,检查考核、申报命名五个步骤进行;第二步(2006年):巩固完善。在对集中创建阶段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对工作中仍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采取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1] [2] 下一页
|
|
上一个公文方案: 加强党执政能力心得:当好五种兵 做好五种人 作好五种表率 下一个公文方案: “##之夏”金桥周末文化广场活动综述
|
|
|
看了《##社区创建平安工作纪实》的网友还看了:
[企划方案]社区2013年七一指导方案 [企划方案]社区庆五一活动方案 [企划方案]社区中秋节活动方案 [企划方案]街道社区2012年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方案 [企划方案]社区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 [计划方案]社区干部述职评议工作方案 [活动方案]社区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 [活动方案]街道社区2012年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方案 [活动方案]工作方案:街道社区兼职消防队消防业务理论教案 [申报材料]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申办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