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移动通信业市场状况浅析——来自消费者的调查报告 |
|
中国移动通信业市场状况浅析——来自消费者的调查报告 |
|
|
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综合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对于话音质量、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不同年龄、收入水平的潜在用户在影响购买使用手机的主要因素方面亦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18-29岁的年青人影响因素重要是通话单价偏高和裸机价偏高,而40岁以上的中年人影响购买的最主要原因是本人用不上等无需示的原因。从收入水平看,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中、低收入者主要原因依次是通话单价偏高和本人用不上,中等收入者是正好相反,而高收入者不购买则主要是由于有替代品和双向收费不合理。这表明,年龄越轻,收入水平越低,通话单价偏高对他们购机行为的影响越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手机市场要获得更快的增长,仍需不断降低费用特别是通话单价和裸机价格。 调查表明,被访者对***年移动通信业的评价最不满意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手机通话单价高(72.3%),远高于其它各项,其次是裸机价格高(39.5%)、入网费高(37.5%)和月租费高(32.8%),三者相差不大,再次是手机配件(如电池等)以次充好(23.6%),而通话质量差(17.6%)、覆盖范围差(16.6%)、手机维修服务差(15.5%)、不能获得话费详细清单(14.2%)和交费不方便(12.5%)等均不很高。且这种评价在不同年龄、收入等特性的人群中差别并不明显。这再次表明,通话单价高以及手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资费水平偏高既是消费者对***年市场现状最为不满意的方面,也是影响潜在用户购买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因此,不断调低手机的各项资费标准,仍将是今后手机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而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不断的成熟和进入wto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将是理所当然的。 上一页 [1] [2] [3]
|
|
上一个公文方案: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 下一个公文方案: 小区物业调查报告(初中学生)
|
|
|
看了《中国移动通信业市场状况浅析——来自消费者的调查报告》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文书]中国联通校园迎新计划书 [计划方案]大学生中国象棋比赛活动方案 [技巧经验]中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建设 [合同范本]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租赁合同 [合同范本]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救助合同(1994)标准格式 [合同范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船舶保险保险单 [技巧经验]新中国60周年党员执政经验启示 [合同范本]上海市移动电话买卖合同(意见稿) [合同范本]中国银行长城国际信用卡(商务卡)领用合约 [合同范本]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产品责任险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