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1”模式德育效应:*****中学德育工作纪实 |
★★★ |
“2+1”模式德育效应:*****中学德育工作纪实 |
|
|
”、“工艺美术”和畜牧四个专业。在课时分配上,我们按照专业的需要及毕业的要求,适当地减少一些文化课的课时量,挤出一定课时上专业课。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农技专业:主要是花卉果木,水稻等植物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果树的嫁接、整形,果品的贮藏等技术。 机电专业:主要学习家用电工技术,电工安全操作知识、常用电路电器的安装和维修技术、三机一泵(电动机、汽油机、柴油机和水泵)的使用和维修技术。 工艺美术:学习实用剪纸,美术字的写法、放大、刻印、雕刻等标牌制作技术及出墙报等的方法和技能。旨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向社会传播精神文明。 畜牧兽医:学习猪羊鱼等的养殖技术和兽医技术,促进当地养殖产业的规范化。 另一个50%已经在**中学有了他们的乐土,有了他们的用武之地。例如,机电班的学生仅今年上半年就为当地农民修理了柴油机15台,汽油机13台,水泵2台。为此,农户们纷纷送来了感谢信以示谢意。其中谢三流、曹继龙等一部分学生,都已经能单独操作,自主维修。 三、传播文明,服务社会 (一)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育人的网络 为了让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个好学生,**中学建立了“校长信箱”和“学生家校联系卡”,成立了以政务处为主的“突击队”,安排了学生业余监督员等。对行为失范,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举报一个,教育一个,发现一批,转变一批。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协调教育,学生已从根本上能约束自己。特别是初职班组建后,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根本无暇顾及小说、杂志和网吧了,同时对其他的同学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启发作用。学生不再进入“三室两厅”,家长们喜出望外。 (二)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我校围绕德育工作的主旋律,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充分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学生雷锋活动,以“送温暖,献爱心”为主题的捐资助学活动,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中心的禁毒知识抢答活动等。同时,还邀请了一些知名人士来校上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专题讲座。另外我校还在春耕农忙时节组织专业教师带着一支实用技术强的学生队伍,开展了“帮民困,解民难”的上门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他们的体验感和成就感,促进了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社会上赞誉之声不绝。 (三)构建学习型家庭,传播文明,服务社会 在与农户(家长)的联系中,教师用掌握的农技知识,凭着自己的智力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农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投资思路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拉近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增进了家长与学校间的感情,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与农户不断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发觉一些随口脏话痞话连篇、整天与电视为伴的学生,在家里也讲起了文明礼貌,捧起了书本。原来一些比较脏乱的家庭也变得更整洁。许多家长更加热衷于阅读书报,关注电视,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这些变化都是孩子对家庭潜移默化的结果。 综上所述,进一步加强和改中学生德育教育,增强了其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我校以“基教”为平台,以“2+1”分段教学模式为依托,初步为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也为改革农村初中教育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德育工作与教育服务三农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德育工作通过学校教育辐射到家庭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德育教育网络。我校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协同行动,并注重实效、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为更加完善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努力奋斗。 *****中学 2005年10月10日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上一页 [1] [2]
|
|
上一个范文: 开创“*联创”工作新局面汇报材料 下一个范文: 内外结合控辍 强化管理保学
|
|
|
看了《“2+1”模式德育效应:*****中学德育工作纪实》的网友还看了:
[范文大全]区开展“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 [范文大全]2012年市烟草专卖局“235”行动工作方案 [范文大全]优秀教师代表在“2010年全县庆祝教师节暨先进表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