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工科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树根桩公路地基加固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树根桩公路地基加固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管一般放在钢筋笼内,一起放到钻孔内。
  5.灌浆成孔
  在钢筋笼和灌浆管沉入钻孔之后,压入水泥砂浆,灌浆管在灌注过程中,一般要埋入水泥浆中2~3米,以保证桩体的质量。灌浆后,立即投入碎石(5~25厘米),用钢筋插捣,使骨料均匀分布于桩身。
  6.注浆
  注入搅拌好并经筛选的浆液,浆液采用水泥砂浆,水灰比宜为0.4至0.5,配经为0.5:1.0:0.3(重量比水:水泥:砂)。黄砂采用细砂,颗粒均匀,最大粒径不得超过0.5mm。采用二次注浆工艺,在第一次注浆初凝以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工作压力1.5~2.0Mpa,第二次为2.0~4.0Mpa。
  五、现场监测
  经监测单位现场布置测点,定时观测建筑物沉降和树根桩桩顶侧向位移,得出三点结论:
  (1)树根桩基坑围护桩顶侧向位移各测点实测值在9mm至12mm,临近建筑物沉降变形各测点测值在8mm至10mm。基坑围护稳定性良好,临近建筑物未出现明显裂缝,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2)树根桩顶位移量,临近建筑物降量,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开挖完毕,变形量明显减少,尤其当基坑内浇筑了混凝土垫层和防汛墙承台后,沉降速度迅速减少,土体开始趋于稳定状态。
  (3)基坑开挖经过两次暴雨后,可见树根桩间结合处局部有少量泥砂随流溢出,为安全起见,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垫层和防汛墙承台和墙身,缩短基坑暴露时间,是减少地表沉降,保护临近建筑物安全的首要条件。
  六、结语
  (1)实测和计算表明,树根桩作为浅基坑围护技措施术是可行的,地表沉降小,桩顶位移小,引起临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2)现场施工监测,信息反馈,指导基坑开挖和围护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手段。
  (3)树根桩作为浅基坑围护,相对其它施工技术措施较经济,噪音小,对周围环境干扰小,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