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工科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字过多使用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字过多使用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的”是现代汉语中常用且常见的一个重要的助词;但是,在荚汉翻译时,若过多使用则会影响译文的意思。本文是在分析了助词“的”使用过多原因的基础上,并结合有关的翻译理论和实例,就英汉翻译中助词“的”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计。
  关键词:的;省略;使用过多
  
  “的”是现代汉语中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助词。在英汉翻译时,如果作者、译者稍不留意,“的”的出现频率会更高。“的”使用如此频繁,主要是因为其身兼多职,担负了其它字、词无与伦比的重任。诚然,现代汉语中,“的”不可或缺,但是使用过多,容易使简洁明快的汉语变得拗口,不利于意义的表达。研究分析发现,造成“的”过多使用的原因很多,它的过多使用也会对英汉翻译产生直接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是在分析了助词“的”使用过多原因的基础上,并结合有关的翻译理论和实例,就英汉翻译中助词“的”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代汉语中助词”的”使用过多的原因
  
  (一)“的”是形容词标志
  《现代汉语词典》对“的”的解释有五项:其中第一项的首条便是用在形容词后面,和形容词一起作定语。也就是说,“的”是形容词标志,形容词在句中作定语时,后面多数情况下都可加“的”,如“好看的”、“动人的”、“寒冷的”等。单单这一条,“的”已忙的不亦乐乎,更何况其它的应用?而英语属于分析、综合性语言,词语有屈折变化,所以,形容词词尾有多种形式,如:-ed,-able,ttve,-cal,-ing,-ous等,不像汉语里全由“的”来承担。英语句子里常常连用数个形容词,但因词尾各异,不会造成汉语式的啰嗦。
  (二)“的”“得”“地”混用
  在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和副词没有词尾形式,往往通过在形容词后加“的”或“地”起修饰或限定作用。在早期白话小说中,结构助词“的”“得”“地”存在混用现象。不过,当时作品中,这类助词用得较少;尽管混用,也没有给人留下芜杂之感。时至今日,语法巳对这三个助词做了明确的规定。“的”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表示该词是短语或定语,如;聪明的孩子,“得”是补语标志,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如:“山上的果树多得很”。“地”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表示该词或短语是状语,如:“鸟儿在林中婉转地歌唱”;以上三个助词各有分工,互不干扰,而且有时“的”和“地”还可省略。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的”,又不知适时省略,自然会带来“的”声一片。而英语存在形容词词尾和副词词尾。英语形容词词尾,如上所述形式多样;副词也类似。
  
  (三)英语的影响
  英语教材及英汉词典在促进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带来了负面作用。比如:对于形容词的释义多数以“的”结尾。因此,英语初学者记单词时,往往也牢记了其汉语意思,当其日后从事英汉翻译时,如果汉语功底薄弱,又不认真推敲、斟酌,见形容词必译“的”,那么“的”就会层出不穷。
  
  二、英汉翻译时“的”字过多使用的对策
  
  “准确”和“简洁”作为翻译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做英汉翻译时,要学会掌握其法,从整体上把握其意思,保证其译文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但是,目前的翻译作品中“的”用得偏多,违背了汉语的简洁性;所以,英汉翻译时,在语义准确、语音自然、结构简单的前提下,要注意省略助词“的”。下面略举数例,以作参考。

  (一)直接省去“的”
  1 单音节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后面一般不加“的”
  如:This is a wooden sofa.
  这是一个术沙发。
  2 一些固定词组中,不译出“的”
  如:hght iS a form 0f radiant energy.
  光是一种辐射能。
  3 数个并列同类限定词修饰同一中心词时,省去前面限定词的词尾助词,保留最后那个限定词的词尾助词“的”。
  如:It is a wide,peaceful。clearlake
  这是一个宽阔、平静、清澈的湖泊。
  (二) 重组句子结构
  1 把后置定语翻译成独立的句子
  后置定语在英语中比较常见,且种类繁多,包括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等。汉语中很少用后置定语,翻译时,一般把英语的后置定语转换成汉语带“的”的前置定语。但是,如果英语的后置定语过多,过长,就无法都用“的”来承担。因为“的”字结构过多,句子必然显得臃肿、拗口。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重新组句,把具有动作意义的限定成分翻译成独立的句子,这样就会避免“的”字的频繁出现,使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浅谈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系统选
    浅谈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
    浅谈修复管道泄漏在石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