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三礼”教育是如何成就一所名校的           
“三礼”教育是如何成就一所名校的
[摘要]大新小学从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的快速发展,反映出学校实施“三礼”教育的适切性和有效性以及吴希福校长的领导力。“三礼”是指礼仪、礼貌、礼节,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修养。“三礼”教育要坚持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行动策略。校长的领导力集中表现为敏锐的洞察力和改革创新的胆识、较强的凝聚力、求真务实的精神。
  [关键词]大新小学;“三礼”教育;办学思想;校长领导力
  
  大新小学,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中的典型“城中村”学校,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源及其家庭环境的复杂性,学校发展一直处在低水平徘徊。但是,从2003年后,大新小学落后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五六年后则是旧貌换新颜,一个清新、整洁、文明、蓬勃向上的学校出现在世人面前,社会认可、家长称赞,让前来学校指导工作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不住地赞叹:“想不到,真想不到啊!”甚至还吸引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亲自来学校考察,对学校办学成绩给予高度称赞!
  短短几年时间,大新小学何以能够发生奇迹般的变化?首先,得益于南山区教育局引进一位优秀的教育人才——特级教师吴希福校长;其次更得益于吴希福校长把脉后的对症下药,开展“三礼”教育(礼仪、礼貌、礼节教育)。那么,我们就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探究吴希福校长的“三礼”教育办学思想。
  
  一、“开方”先要把准脉,“三礼”教育是适于校情的选择
  
  2003年,吴希福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陕北黄土高坡,怀揣第二次教育创业的梦想,只身来到深圳特区。在南山区教育局领导的期待中、在社区居民的企盼中、在深圳市同行们的注视中,他来到了大新小学,并担纲大新小学的重任。
  大新小学地处南山区的商业区和老城区交接地带,学校环境复杂,生源特殊,90%的孩子属于暂住户口,学生家长大多是从外地到深圳打工的农民个体户。全校共有24个教学班,近1200名学生,外来务工子女占85%以上。由于家庭背景的特殊性,这些孩子普遍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所以这些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比较差,粗陋顽劣,缺少基本修养。刚来大新小学,有两件事让他记忆犹新。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区里的大型活动,不少学生衣着不整,有些甚至是蓬头垢面,走路打闹,就像散兵游勇一般。另一次是家长会,定好晚上7:30时的家长会,准时来的不足三分之一,大部分家长穿着短裤、拖鞋,有的妇女还抱着孩子,会间打电话的、聊天的很多,毫无约束。
  虽然在来大新小学之前,南山区教育局的领导事先把大新小学的状况向他做过一些介绍,但来到后让他看到、感受到的这种现实,还是缺少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过,吴希福校长知道,既然来了,就没有退路,只有鼓起勇气干下去。更何况,这些弱势群体理应受到更多的呵护!因此,吴希福校长坚定振兴大新小学的信心和决心,一定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给为特区建设默默无闻奉献的农民工,让他们的子女享受理想的教育。
  吴希福校长知道,作为一校之长,要改变大新小学落后的面貌,仅有决心和信心是不够的,而是更需要思想、智慧和行动。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吴希福校长对教育有着他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大家对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没人怀疑,但在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常常还是受“智育第一”的思想所支配,“分数”“教学成绩”“名次”等成为校长追求的目标,而德育成为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点缀品”。在吴希福校长看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而且也是教育的本真意义。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应该被教育者、特别是办学者奉为圭臬。
  吴希福校长觉得,德育之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落空,除了有办学者认识上的原因,还因为德育本身是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外延广阔的一个概念,常常让办学者无从下手。因此,找准德育的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2003年秋季开学前的一周,已经是大新小学校长的吴希福,几乎与学校所有的干部教师都做了一次比较深入的交流。大家都有改变学校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同时又觉得学校环境特殊,底子薄,一时难以改变现状,畏难情绪比较大。同时,大

家也认为学校首先应该从“规范”教育入手。吴希福校长通过对大新小学校情的分析和对干部、教师思想的把握,决定先走礼仪、礼貌、礼节“三礼”教育这步棋,这不但是求德育实效的一个具体策略,而且彰显着吴希福校长的一个重要办学思想。开学后,学校分年级召开六次家长会,让家长知情和配合学校所要开展的工作,营造家校合作的氛围。
  
  二、“三礼”教育外在规范学生行为,内在提升国民素质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绵延不绝的巨大精神财富。中国历代思想家无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三方协议”违约金条款知识
    高职模具专业“三位一体”实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谨慎谦
    人生做人“三”注意
    以“三会一课”制度为载体深
    “九月的献礼”教师节主题活
    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
    基于盈余管理的创业板“三高
    2011“三重一大”民主生活会
    浅谈融资租赁在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