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浅谈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例如,学习《楞次定律》时,学生对“阻碍”含义的理解是掌握楞决定律的关键,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干扰,学生常把“阻碍”理解为“相反”。为此,教学中可按程序式设计成系列问题及时进行点拨:(1)闭合回路中原磁场方向怎样?(2)闭合回路中原磁场的磁通量怎样变化?(3)闭合回路中原磁场的磁通量增加时,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怎样?减少时又怎样呢?通过讨论、演示,使学生认识到“两磁场方向间具有‘增反减同’的 规律 ”。当学生的思维积极向前推进去攻克难点时,教师的提问又会帮助他们开辟新的路径,接通新的联系,产生顿悟和突破。例如,学生对公式R=U/I的含义不甚理解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他们与ρ=m/v进行类比;学习E=F/q和B=F/IL时,可以通过与R=U/I的比较,帮助学生弄清场强的特征。

  在这些小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变得严密而有序,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课程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 发展 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

  2. 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

  3. 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

  4. 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较强的启发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正确的思维定向,使之探索有序、探究得法,达到自主获取知识的目的。

  三、巩固阶段的问题设计

  巩固阶段的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集中精力紧抓教学重点和关键,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巩固和理解,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例如:学习了增大和减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后,可从教室外推进一辆自行车,并提问:自行车上哪些部位是增大摩擦的?哪些部位是减小摩擦的?甚至我们还可以鼓励同学们使用新知识对自行车进行改进,了解它的传动装置等等,对以后的学习都有帮助。联系实际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学习过程生动、知识掌握扎实。

  总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和谐统一。优化问题设计是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地进行问题设计的探索,以进一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 文献 :

  1.徐大元.对物理教学中有关提问的一些思考. 教育 革新,2007,(7)

  2.廖伯琴.物理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施明莉.物理教学中有关问题设计. 考试 周刊,2007,(53)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浅谈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系统选
    浅谈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
    浅谈修复管道泄漏在石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