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诗界呼号有旗手——广东名人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诗界呼号有旗手——广东名人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所部精兵皆百炼;人言骨相应封侯,恨不遇时逢一战。雄关巍峨高插天,雪花如掌春风颠。岁朝大会召诸将,铜炉银烛围红毡;酒酣举白再行酒,拔刀亲割生彘肩。自言平生习枪法,炼目炼臂十五年;目光紫电闪不动,袒臂示客如铁坚。淮河将帅巾帼耳,萧娘吕姥殊可怜;看余上马快杀贼,左盘右辟谁当前为鸭绿之江碧蹄馆,坐令万里销烽烟;坐中黄曾大手笔,为我勒碑铭燕然。为鼠子乃敢尔,是何鸡狗何虫豸!会逢天幸遽贪功,它它籍籍来赴死,能降免死跪此牌,敢抗为行聊一试。待彼三战三北余,试我七纵七擒计。两军相接战甫交,纷纷鸟散空营逃。弃官脱剑无人惜,只幸腰间印未失。将军终是察吏才,湘中一官复归来。八千子弟半摧折,白衣迎拜悲风哀。幕僚步卒皆云散,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钟,搜箧价犹值千万。闻道铜山东向倾,愿以区区当芹献。借充岁币少补偿,毁家报国臣所愿。燕云北望忧愤多,时出汉印三摩沙。忽忆辽东浪死歌,印兮印兮奈尔何!”
  诗人把无比的愤怒变为冷峻的讽刺,通过对这位愚昧无能而狂妄自大的“将军”的描摹,深刻地揭露了清王朝及其官僚将帅们的昏庸腐朽。随着中日战争的节节失败和清王朝的丧权辱国,他写了《哀旅顺》、《 台湾 行》等一系列叙事诗。诗人的爱国热情始终是昂扬的,他曾用通俗的形式作《出军歌》、《军中歌》、《旋军歌》等二十四首诗,大力鼓舞抗敌情绪。这实际是有组织的一篇长诗,分为二十四章,每章末字连缀起来,成为“鼓勇同行,敢战必胜,死战向前,纵横莫抗,旋师定约,强我国权”六句战斗口号。例如《军中歌》:
  堂堂堂堂好男子,最好沙场死。艾炙眉头瓜喷鼻,谁实能逃死?死只一回毋浪死,死死死!阿娘牵裾密缝线,语我毋恋恋。我妻拥髻代盘辫,濒行手指面:败归何?再相见,战战战!戟门乍开雷鼓响,杀贼神先王。前敌鸣笳呼斩将,擒王手更痒。千人万人吾直往,向向向!探穴直探虎穴先,何物是险艰!攻城直攻金城坚,谁能漫俄延!马磨马耳人靡肩:前前前!梁启超说“读此诗而不起舞者,必非男子”。
  可想见它对当时读者的鼓舞力量。黄遵宪又曾作《幼稚园上学歌》十章和《小学校学生相和歌十九章》, 教育 少年儿童的爱国思想,情调与此相近。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带着悲愤的心情作《感事》诗,揭露顽固派的残酷愚昧,悼念维新党人的横遭斥逐,或惨被杀害。但他坚信中国未来的政治趋势必然要经历“变从西法”的道路。在晚年的《己亥杂诗》中,他写道:“滔滔海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后二十年言定俭,手书心史井函中。”他所希望的“大同”实即改良派所要求的“民主”政治制度。
  黄遵宪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他系统而具体地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突出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严重危机和主要矛盾。他的诗有“史诗”之称。他知识广博,当时所谓新学和新世界的见闻,以及传统的历史文化,无不用来作诗,他的作品多巨集篇巨制,给人一种五光十色、博大宏深的感觉。在手法上,他努力使传统的诗歌形式与新内容谐和,使严整的韵律与散文化的笔法谐和,使“流俗语”、新名词与旧格调谐和,因而确实创造了“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二、黄遵宪的诗歌特色
  为什么黄遵宪在近代诗坛上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正是因为他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 艺术 风格,其所创造的意象“无一袭昔贤,其风格又无一让昔贤也”。

  首先,反映海外新鲜事物是黄遵宪诗歌的最大特色。长达十多年的外交官生涯,扩大了诗人的视野,使他的诗歌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海外图景。他曾出使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到过越南(旧称安南)、斯里兰卡(旧称锡兰)、伦敦、巴黎、苏彝士运河,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写下了不少新鲜别致的纪游诗、纪事诗,其 中国 外风光、名胜古迹、民情风俗、特产气候、宗教信仰、 政治 制度等等,是清朝闭关锁国下的读者闻所未闻的。例如《日本杂事诗》叙写日本的国势、天文、地理、政治、文学、风俗、服饰、技艺、特产,尤其侧重介绍了明治维新的情况以及中日两国的友好传统和文化交流。《纪事》诗描写美国两党的竞选闹剧,介绍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樱花歌》描述日本樱花节之热闹:“十日之游举国狂”,“人人同唱樱花歌。”《伦敦大雾行》形容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漫天大雾:“芒芒荡荡国昏荒,冥冥蒙蒙黑甜乡。”《苏彝士河》述说了该河水路之长、地理位置之重要:“万国争推东道主,一河横跨两洲遥。”……诸如此类,不必一一列举。这些记述异国他乡景况的诗篇,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自然 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诗人还力图以新的思想观点、新的思维方式来反映海外新事。如《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借诸花喻各国人民,表达四海应一家,携手共进步的开放意识和大同理想。
  其次,叙事成分增多,刻画人物出色也是黄遵宪诗歌的一大特色。《人境庐诗草》中不少动辄数千言的长篇巨制。诗人叙事的范围相当广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叙述得栩栩如生。诗人也擅长写人,古今中外,各类人物,都写得活灵活现。黄遵宪的这些叙事长篇,呈现一种小说化的倾向。这也是诗歌近代化特征之一。诗人常采用动态的结构,摒弃固定的诗歌程式。如《西乡星歌》采用倒叙开头,《哀旅顺》以前十四句为末二句反衬,《哭威海》通篇以三字句叙述。诗人常采用多角度的叙述,如《纪事》叙述美国总统竞选,摹仿两党自我吹嘘口吻,描绘千人齐集的场面,人们的神情举止,喧哗鼓掌,维妙维肖。也常用深广的视角,如《锡兰岛卧佛》,从描写佛像起,写到佛教发源、佛教传播、佛教精神,并涉及文明古国的沉沦,西方新教的勃起,最后感慨中国孔教不兴。宇宙感、 历史 感都很强。而这种历史感、宇宙感是在广博质实的见闻陈述中流露的,视野广阔,气势雄浑。又如《番客篇》,从异国华侨的一场婚礼写起,引至华侨的生活习俗、遭遇、心态,以及国弱人欺的感慨,叙述的视角也极为深广。而人物塑造中更可见再现艺术的技巧手法。不仅音容笑貌真切如在眼前,而且能写出复杂的人物性格。如《聂将军歌》写聂士成杀戮义和团和抗击侵略者,写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