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90后大学生忧患意识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90后大学生忧患意识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大,大部分学生对将来的前途发展感到担忧过。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同学选择通过考研、考资格证书、读第二学历、参加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与民族忧患意识比起来个人忧患意识有更多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调查中,有245名同学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感到担忧过,占总人数的95%,其中有74.3%的同学为了使自己将来发展更好,通过考研、考资格证书、参加实践锻炼等各种形式在实际中努力着。显然,在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担忧远远超过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民族忧患意识比起来,对于个人发展的担忧更多的上升为学习前进的动力。
  三、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忧患意识,但是,他们对于“忧”从何处来认识不够,与个人忧患意识相比,民族忧患意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观念上。通过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如下:
  1.常态社会下,社会舆论对于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关注不够
  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信息。他们对于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内忧外患”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社会舆论的报道。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只是我国国情的一个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不很发达和不很富裕是发展中的 中国 必须直面的社会现实,也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最大的国情。但社会舆论过多的颂扬祖辈的业绩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成绩,而对祖国曾遭受的灾难,对目前我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国内、国际问题和危机或是避而不谈,或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未能深入。以致于一部人,包括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下提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逆时代的潮流而动,是开历史的倒车。
  2.未能将国情、民情、社情教育有机地融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
  准确地把握国情,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国情,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选择人生道路的重要途径。目前,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课程,思想 政治 课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有关部门对中、小学教育尚且颁布了《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而对于大学教育则缺乏这方面的具体要求,致使许多学校不重视对大学生的国情教育。上海市曾有人在一所重点中学进行了一项有关国情知识的调查,结果表明,能正确回答的学生仅为调查人数的20%。这么低的比例是令人吃惊的。在我国部分地区淡化甚至忽视忧患意识教育的同时,世界大多数国家,甚至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却充分认识到了忧患教育的作用,并且把忧患意识作为其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3.高校扩招,高等 教育 走向大众化,当代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有所淡化
  精英意识是人关于自己在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社会作用等方面优于或重于一般社会成员的意识,即社会主体自觉。以往的大学生是以社会精英自居的。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末 中国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受到了来自多方面且越来越强烈的冲击。今日之大学生,不论是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还是其外部行为,都已与社会精英相去甚远,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落。比如,大学生们大多已不再因为自己是个大学生而有多少自豪、骄傲,已经不再以“天之娇子”而自居,而是觉得上大学只不过是一件平常事。当代大学生大多已不再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情怀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已到了再不努力就会被社会所拒绝的地步,有了“社会是否需要我”这样的担心和疑问,有的甚至已觉得自己已成为被社会拯救的对象;他们在面对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社会不公平等社会现实时,大多数人已不再具有以往大学生所具有的社会批判意识,而是变得有点冷漠,他们中的大多数觉得自己只是社会普通的一员,该履行的只是一个普通社会公民的责任、义务!

  四、教育建议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就是将忧患意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大学生思想 政治 教育的有关内容结合,引导在校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 历史 复兴进程中艰苦奋斗、为国分忧、为民造福,使他们自觉克服心态浮躁,贪恋安逸、不思进取的错误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苦乐观、知行观,成为有远大的抱负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1.应高度重视高校的国情教育工作
  国情教育是忧患意识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在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时应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1)国情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新时期我国的形势与政策
  我国建国至今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我国国情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日益提高,民族团结盛况空前。青年大学生在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他们进行以新时期我国的形势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情知识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国当前的生产力 发展 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自然 灾害频繁发生,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党内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任务将落在他们身上,只有加强对他们的国情教育,让他们在深刻认识国情知识的基础上树立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切中时弊,才能真正看清当前我国国家民族忧患之所在,从而从心底里产生深刻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前进而奉献的不竭动力。
  (2)国情教育要突出国家兴衰荣辱史的教育
  我们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科技、文化、 艺术 等各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小学开始我们的教科书告诉学生: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史实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年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析国家助学金对90后大学生
    90后的网络生活词典
    基于ISO9004在企业管理系统中
    后现代婆婆写给80后媳妇的信
    《申报》与1905年抵制美约和
    2011庆建党90周年征文演讲稿
    2011建党90周年演讲:党旗引
    2011庆建党90周年征文精彩范
    2011党在我心中建党90周年比
    2011建党90周年光辉的旗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