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族区域自治           
浅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族区域自治
 [内容提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确立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格局;第二,构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体系;第三,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功能转型;第四,提高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定位。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 基本格局 法制体系 功能转型 政治定位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边防工作会议。由于我国边疆地区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民族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这次全国边防工作会议全面开始了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会议指出:“一定要认真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组织形式。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民族自治地方必须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取消。”这拉开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恢复和发展的历史序幕。
  
  一、民族自治地方基本格局的确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原有民族自治地方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恢复、新建和调整民族自治地方,确立了新时期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格局,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
  
  (一)恢复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7月以前的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撤销察哈尔、绥远和热河三省,于1956年4月结束了内蒙古几百年来被分割的历史,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统一,为内蒙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1969年7月,在“备战”名义下,内蒙古自治区的“东三盟”(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被划给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西三旗”(巴彦淖尔盟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被划给甘肃和宁夏两省区。
  1979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当年7月1日起,恢复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7月以前的行政区划。这是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工作拨乱反正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基本完成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任务
  从1979年到1990年,我国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工作取得了重大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浅谈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系统选
    浅谈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
    浅谈修复管道泄漏在石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