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西合璧,解决西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盲点           
中西合璧,解决西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盲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经呈现显著增高的趋势。据专家预测,21世纪我国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大流行。目前,在中老年人群中,冠心病是第一位致死原因,脑卒中是第一位致残原因。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对其防治更是当前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鲁卫星继续介绍说,冠心病主要以心悸、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为主,脑卒中以痴呆、偏瘫、失认、失语、眩晕等临床表现为主。二者临床表现不同,在中医则分属不同的疾病范畴。在中医治疗方面,二者虽为异病,其治则相同,即“脑心同治”。“脑心同治”理论是由赵步长教授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鲁卫星教授认为:“祖国医学对心脑生理关系的认识是‘脑心同治’的理论基石,近代医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心脑共主神明,为‘脑心同治’奠定了基础。”全身的血液依赖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鲁卫星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老化现象随之出现,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是引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共同原因,是‘脑心同治’的共同病理基础。”从中医角度讲,正虚、痰瘀是心脑血管病的共同主要病理因素,目前很多理论研究、实验观察及临床验证,都说明了痰浊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等各个环节均为重要致病因素。治疗针对正虚、痰瘀的病理变化,异病同治,则可达到“脑心同治”的效果。这一理念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
  多方位研究,探寻中医药优势
  据记者了解,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主要是针对慢性病的治疗,虽然起效慢,但副作用小。就心律失常而言,目前抗心律失常的西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近年来,虽然不断有新型抗心律失常药问世,然而其毒副作用仍同样困扰着临床医务工作者。随着对传统中药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和认可天然药物在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优势。对此,鲁卫星教授说:“目前,临床医生可选择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多,有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效果很好,但副作用大,所以临床医生应用时有所顾忌。”由于抗心律失常西药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所以给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空间。“虽然目前抗心律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及其渊源
    止咳中西医各有各的招
    中西医联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
    母猪产后厌食的原因及中西医
    中西医失眠治疗之歧路
    浅谈中西方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从茶与咖啡的传播看中西方文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
    中西方哲学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