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谈果戈理的幽默艺术           
谈果戈理的幽默艺术
>  同时,作者还赋予魔鬼以人的特征和人的性格,使他显得滑稽可笑。魔鬼是一个什么形象呢?果戈理这样写道:从前面看,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 人,一张脸长得细细小小的”,“脸的下端就像我们的猪,长着一张拱嘴。腿也很细……一跳起卡拉乔克舞来,便准会把双腿折断。”但是从后面看,他“却是一个 真正的、身穿制服的省城法院的监察官”。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中又暗含着的讽刺,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尽管魔鬼力量强大,一心想夺走人的灵魂,但是铁匠凭借着 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降伏了魔鬼,还借魔鬼的帮助得到了女皇的御鞋,最后赢得了美人的芳心。这里的幽默充满了自信和乐观,是对普通老百姓聪明智慧的赞 扬,是对以魔鬼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嘲弄,这样的幽默“使人发出轻快爽朗的笑声”。
  
  二、思考者的无奈
  
  1835年,果戈理发表了他的第二部小说集《米尔格拉德》。这些作品仍然以乌克兰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展示了地主乡绅的庸俗和无聊。较《狄康卡 近乡夜话》而言,这里的幽默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一个无忧少年演奏的欢快舞曲,而是一位忧心忡忡的思考者时而发出的无奈的笑声。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是果戈理这一时期创作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他的幽默艺术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所特有的讽刺性幽默也从这里开始走向成熟。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两个地主的形象,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
  伊凡•伊凡诺维奇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因为“他非常喜欢吃甜瓜”。且每次吃完之后,还要叫仆人拿来墨水,在包瓜籽的纸上亲笔书写:“此瓜 食于某日。” 伊凡•伊凡诺维奇还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每次祈祷结束,“善良的天性”使他不得不到行乞的人群那儿兜上一圈。他找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农妇,细心地询问她从哪儿 来,是否能吃饱饭。当饥饿的老太婆伸出手来希望得到他的施舍时,伊凡•伊凡诺维奇训斥道:“得了,你走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果树栽培技术措施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