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摘要: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经济民主模式。科技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分工是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的物质基础;劳资关系的力量对比和工人组织程度决定了资本主义企业的民主程度;各国政治、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差异形成了资本主史企业经济民主的多样化模式;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的实质是资本“专制”的一种新形式。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对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劳资关系;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1)04-017-05
  
  企业经济民主是企业劳动者通过参与管理,从而实现对经济过程不同程度控制的一种制度安排。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经济民主模式。对于企业经济民主,西方学者仅从企业管理层面或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层面进行分析,因此难以揭示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的物质基础、经济性质和多样性等问题。而这恰恰是我们能否科学借鉴西方企业管理经验、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所在。
  
  一、科技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分工是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的物质基础
  
  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三次大的科技革命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的。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言,这三次科技革命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结果,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既要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又要坚持资本雇佣劳动关系的双重性质。这其中,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分工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每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企业内部的贯彻,都是通过改变原有的分工形式实现的。比如蒸汽机的应用,把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主观性质的分工变成了以机器的连续性为基础的客观性质的分工;电力的应用,把原来的机械分工在规模扩大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与专用性人力资源相结合;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把机器运转为基础的生产环节分工变成了以产品价值点为基础的模块化分工等。企业内部伴随科技革命进行的生产分工的改变,通过企业组织方式,推动了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的随之调整,总的方向是生产技术的社会化,即科技革命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技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社会主义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
    从人本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方法论之反
    浅议现实主义电视电影的类型
    根源与演进:当代中国民族主义
    从自由到自决:民族主义思想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
    心理资本在教与学领域的研究
    建构主义背景下心理活动课的
    存在主义思潮:海德格尔基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