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高速公路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高速公路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将连接同三级甬台温高速公路与规划中的沿海高速公路,使高速公路成网,有效地发挥其整体效益。并促进该区域进一步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的科技优势和资金优势,并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都市辐射功能,加强经济互补性,全面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当地实现现代化进程。
  2、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高速公路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随着项目的实施和通车运营,对项目走廊带的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在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运营阶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小其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妥善处理项目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使之协调发展。
  2.4 水土流失保护
   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该工程水土流失保护区域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确定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区共分七个防治区及防治措施,施工期间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临时渣场、钻孔灌注桩桥基施工区、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工程运营初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
   工程区内水土流失类型有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两种。从时间上看,一年中,以5、6月份梅雨期和7~9月份台风暴雨期的水土流失量为最大。重力侵蚀主要分布于山区范围内,在工程区分布较小。结合工程沿线经过部分乡镇的水土流失状况,工程现有土石方开挖总量,结合路基开挖在K23+430设取土场取用。工程弃方中的钻渣泥浆除灵江大桥产生的4.45万m3泥浆计划运往临海市南洋涂围垦区填筑外,其余1.99万m3就地沉降处置;废弃建筑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主体工程拟在K1+350路基右侧废弃采石场以及K18+200路基左侧山岙设永久性废渣场处置上述废渣。
  2.5生态修复与保护
   公路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高填深挖、高架深隧的施工建设,必定会对沿线的自然景观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使公路运营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不失去平衡,该项目在自然景观保护和恢复中应用的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对土质、岩质边坡运用液压喷播植草技术进行生态修复;对于深挖路段遗留的岩石裸露的高边坡、隧道口开挖的岩石裸露面,采用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进行生态修复;对于路肩垂直挡墙,宜采用相应的垂直绿化技术进行修饰。
   在线路K2+70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西柏坡公路隧道工程太阳能照
    对当前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
    研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体系
    试论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问题
    试论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相关
    浅淡平整度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对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分析
    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分析与控
    浅谈山区双车道公路人性化研
    小木条在公路大中修罩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