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政治美学到纪实美学           
从政治美学到纪实美学
论文联盟*编辑。纪录片的功能之一就是纪录生活,而它的这种功能必然受到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纪录片诞生于最为动荡不安的年代,它一产生,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史,社会矛盾的激烈冲突、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社会结构的一再重组,以及传统社会向现代化方向的变迁,无不影响着纪录片的创作内容与思想。在这种社会的激荡变迁之中,无疑,政治被长期地摆到了无可比拟的地位之上。
  正如电影史学家孟犁野所言:“……在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在社会变革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政治文化。就是说:若从大文化的视角来观察电影,在近百年的中外电影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哪段历史时期的电影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会像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那样,如此直接、如此强烈地受到政治的影响。抓住了这点,也就抓住了这一时期电影所处的文化环境的根本要点。”(孟犁野,《电影艺术》1993年第6期第33页)
  政治对纪录片的这种种影响,使得中国的纪录片创作长期处于近乎宣传片的形态之下,也使中国的纪录片脱离了对个人的本体与意识的关注,更多地将镜头对准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电影与其他艺术一样,毫无疑问地被置于国家和党的控制之下。这一时期,工农业生产建设和革命传统教育题材,成为纪录片作品创作的主要基调。如反映抗美援朝志愿军英勇战斗的长纪录片《抗美援朝》(第一、二部),反映中国土地改革的长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1954年上影)、纪录几十万民工治理淮河为民造福的《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反映公私合营的长纪录片《万象更新》等,从1950年以来,几乎所有中国的重大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事件都能在纪录片里找到影子,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沿袭了以往中国纪录片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不仅论述深刻、观点鲜明,而且画面真实而朴素,具有很强的“宣传性”。
  新中国的建立,人民不被压迫不被奴役,人民成了社会真正的主人,下层人民第一次作为主体进入到了纪录片的范围,但纪录片所反映的这些人却不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一员,而是具有典型意义上的先进模范人物。
  “目前文艺创作上头等重要的任务”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必须表现出新的人民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
    试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
    论政治发展、政治稳定和政治
    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多党合作和
    幸非政治哲学对秦汉政治的影
    社会文化和政治对高校校园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