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冯家慧教授的民族声乐艺术实践及其理论           
冯家慧教授的民族声乐艺术实践及其理论
什么是民族声乐?民族声乐就是扎根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富于民族风味的歌唱。”邹文琴指出:“如今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传统的戏曲唱法,曲艺民族声乐艺术,唱法精华的基础上,并且借鉴美声唱法科学的训练手法,比方说它的呼吸,它的位置,它的声音的穿透力而形成的一种混声唱法。当然,它绝对不等同于美声唱法。我们这种唱法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独特的行腔韵味为特点,以演唱和形体相结合的一种声情并茂的,综合性的形式。”[4]
   冯家慧教授的观点主张民族声乐的根在传统,根在民间,所以她强调民族声乐的3个层面的因素:
  一是中国古典声乐理论。中华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中国古典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它从《诗经》、《楚辞》、《乐府诗集》、唐诗曲子、宋词乐,一直发展到元杂剧、明清昆曲京剧等声乐实践与理论,并以民族言语为基础的行腔韵味中国式的歌唱方式,包括词乐、琴歌、戏曲等典型的古典声乐演唱过程中歌唱者的总结,文人的参与,总结了如“歌诀”、“唱论”等声乐理论,成为承载中国“母语音乐文化”艺术精神传统的中国古典唱论。
   二是活态的各类民族民间唱法,包括活态的各民族、各品种的民间活态唱法。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首次单设了原生态唱法,从此原生态民歌在声乐比赛的舞台上有了自己的位置。现如今,被称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歌、戏曲、曲艺等,都是我们关注和发扬的内容。
   三是“中西融合”的现代民族唱法。指借鉴了西方美声发声技巧并植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之上的“学院派”的民族唱法。中国声乐家把西方演唱技法和中国民族民间唱法相结合以来,逐渐形成了以音乐学院声乐教育体系为载体的声乐学派和教学体系。正如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总结出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中国民族声乐已经成为一种中国独有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科学发声技术的新型声乐艺术。我国培养的新一代民族声乐歌唱家,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如:彭丽媛、宋祖英、张也、黄华丽、吴碧霞、阎维文、王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