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构建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高校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
|
构建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高校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
|
|
地引进高校的技术成果和人才,深入和全面地开展与大连理工的合作。四年来共实施校企技术合作项目258个,合同总金额为8540万元。学校为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技术诊断250多次,解决了160多个技术难题。 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培育技术创新源 从校企委员会成立开始,各会员企业与大连理工建立了主要领导定期会晤和工作层面干部、技术人员互访制度,如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沈阳鼓风机厂、辽河石油勘探局、中石油大连分公司、大连冰山集团、东北特钢集团、大连造船重工、大连新船重工、大连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录公司、大连机车车辆厂、大显集团、瓦轴集团等校企成员单位的领导每年带队到大连理工进行技术交流,大连理工校领导和院系教师主动到企业中去;校企合作委员会中的成员企业大多是国内同行业的“领头”企业,要保持这些企业在国内同行中的领先地位,并向国际进军,学校帮助企业培育技术创新源的环节是重要的。大连理工和企业认真制订了长期、紧密、稳定的科技合作协议。如船舶学院通过承担“20万-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振动预报与机械设备振动控制”等项目,帮助企业解决了重大工程难题,提高了企业自主研发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能力;cims中心用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和产品设计制造模式的现代化转变,使大连市被列为国家cad和cims应用示范城市,大连市的14家企业被列为国家cad、cims应用示范企业,得到了国家、行业的项目资金支持。 同时校企合作也促进了学校为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和培养合作,通过mpa、mba教育,为政府、企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通过工程硕士班为企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定向委托培养向企业输送大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富有自主创新精神的后备人才。 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学校还积极探索与企业建立以技术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研发机构。第一,联合成立各种技术分中心。辽宁省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共23家,而在大连理工大学设立技术分中心的就有9家,还有另外10家与大连理工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如黎明公司大连理工技术分中心与公司联合申报了国家“863”项目——重型燃气涡轮机研制,获得批准。第二,联建合作更为紧密的新模式研发中心。2004年初大连理工就派人到沈阳鼓风机厂,与企业实际接触,了解企业需求,更深入地融入企业的科技发展中,在沈阳鼓风机厂的试验平台、静子、动子等多方面与企业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批合同,促进了企业发展,也使学校的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了生产力。学校与沈阳鼓风机厂就建立新型校企合作模式达成一致,双方联合建立了“沈鼓——大工研究院”,并把它作为学校的科研特区,由学校负责招聘企业需求的人才,作为学校教授引进,专门为企业科技攻关,研究方向和岗位补贴由企业提供,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企业全面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开创一种新的合作模式。目前,大连机床集团正在与大工协商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由大连理工负责招聘企业需求的人才。 此外,2002年底,大连理工依托12个实验室和分析测试机构,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成立了大连市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该中心面向全市的广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零收费”的技术测试、咨询和培训服务。中心成立之后已完成服务项目553项,服务企业121家。中心的成立缓解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人才数量少、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的问题,为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和支撑。 创新学校科技管理体制,促进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逐渐被技术壁垒取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数量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因此,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抢占科技和经济制高点,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又是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得以有序进行的。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首先,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和尊重知识产权,树立国际市场竞争意识,采取“跑马圈地”战术,适时适当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抢占科研和技术制高点。其次,加快专利代理人队伍和代理机构建设,构建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帮助研究人员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建立健全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奖励和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申报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大连理工大学近年来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专利申请与资助管理办法》,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近五年连续大幅增长,2004年共申请专利180项,获得专利授权70项。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在2005年大连市科技奖励大会上表彰的10项专利金奖项目中,大连理工喜获2项,其中机械工程学院开发的“齿轮定量冷精挤加工方法”,消除了挤前齿厚余量不均对齿形精度的影响,同时开发的专用测力传感器与装置,实现了挤压力的实时测试,使齿轮的加工过程完全自动化。三年来,仅在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应用新增产值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
上一个公文方案: 抗日时期坚持党绝对领导军队的新思考 下一个公文方案: 重读刘少奇《论党》(上)
|
|
|
看了《构建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高校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作用》的网友还看了:
[企划方案]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构建方案 [活动方案]“破除陋习、崇尚文明、构建和谐”方案 [企划方案]建筑业构建和谐城市工作意见 [申报材料]林业办构建州文明单位推荐材料 [企划方案]机关单位构建节约型社会工作方案 [企划方案]优良班风构建计划方案 [活动方案]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实施方案 [企划方案]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实施方案 [计划方案]构建有效课堂实施方案 [企划方案]关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