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书信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公文方案 >> 公文写作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农村土地政策分析           
农村土地政策分析
关键词:土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制度,其基本含义,“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由集体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艺家庭使用,并长期稳定、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1]。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演变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是逐渐形成的,了解整个过程,有助于理解土地承包中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中国农村土地实行私有制,土地占有极不平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体制到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50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做到了耕者有其田,相对平均了地权。土地改革后开始了合作运动,到1956年全面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改变为集体所有。1958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为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彻底消灭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制,实行了“*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所有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在198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印发农村经济政策的基于问题的通知》后,全国农村由此普遍推行了包干到户。到1983年底,98%左右的基本核算单位都实行了包干到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lOcalhOSt为稳定农村的土地政策,1984年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又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的,再延长30年不变[2]。
最近特别是2001年起,全国出现了农村土地流转即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势头。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农用地发生流转和集中的在5-6%左右。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这一比例只有1%。这次流转势头迅猛,形式多样,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十多年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虽几经变迁,但政策目标始终在于维持集体所有,均地承包、家庭经营和允许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土地流转的大格局。后期的政策的制定以纠正前期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为起因,是这一时期政策的最大特点。政策的重点,在于延长土地承包期,稳定土地承包格局,限制发包方随意调整土地承包关系。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并决定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正如该法第一条所指出的其主要目的是:“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部法律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中比较成熟的做法固定下来,为以后农户能够以法律维护自身的土地权益提供了武器,将对促进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温铁军指出,法律是稳定的制度形态,政策是不断调整的过程,关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的几个方面内容都写进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承包权成为目前为止农民享有的最广泛的权益。这标志着中国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这部法律强化了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严肃性,但对现存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并没有提出新的解决办法。今后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程度,将取决于现有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结合该法,着重谈一谈影响土地承包制度稳定的几个主要因素。在进一步展开论述之前,有必要澄清几个问题,以有利于接下来的分析。

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我国实践表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是一种有激励、有效率的制度。国家赋予农民从事家庭经营的土地权利,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体制,把农民的努力程度与所获报酬联系起来,把农民的生产投入与经济收益联系起来,使农民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提高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投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农业集体经营的低激励机制和高管理成本,克服了集体共同使用土地产生的外部性,降低了监督成本。那么,农业家庭经营制作为现代农业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否会成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呢?从世界范围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还是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家庭经营制已成为各国农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经营主体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只是在规模上有所差异。小规模经营的日本农业和大规模经营的美国农业,都已经完成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因此,认为农户经营制度妨碍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没有充分证据的。比较正确的说法是,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太小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着不利影响,但两者之间也不是一个有前提必有其结论的直接因果关系;土地规模小是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种不利因素之一,但是这个不利影响是能够被其他因素代替的,如果资本供给充足的话,土地规模小的不利因素就能被替代,日本就是一例。小农经营同样能够接收很多现代农业技术,走以提高土地生产率技术为主的现代农业的道路。因此,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应当走节省资本和土地,而多用劳力的技术路线。我国的小农经营在采用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的技术,比如说良种和多熟制,有充分的主动性。因此,家庭经营制对于农业生产这一类特殊而复杂的生产活动,是一种有激励、有效率的制度,各国的实践表明,对于农业生产经营,解决激励问题比实现规模经济更为重要。
其实农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并不明显,所以指望通过“土改”来集中土地从而实现“规模经济”的“理想”恐难实现。我国学者万广华、程恩江的分析则说明。我国的谷物生产几平没有规模效益,他们根据抽样调查数据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公文方案:

  • 下一个公文方案:


  • 看了《农村土地政策分析》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文书]土地整理合同书
    [法律文书]土地使用合同
    [企划方案]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构建方案
    [企划方案]工业园办新农村帮扶方案
    [计划方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法律文书]农村建房施工承包协议书范本
    [法律文书]农村果园土地转让承包合同
    [合同范本]农村果园土地转让承包合同
    [活动方案]农村公路管理软环境建设工作措施
    [活动方案]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安排意见

    公文写作
    普通公文方案200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总
    普通公文方案在厂“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动员大
    普通公文方案在全县国家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普通公文方案汽车销售第一经理人
    普通公文方案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普通公文方案先进性党性分析材料
    普通公文方案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
    普通公文方案文化改造----成功实施客户关系管
    普通公文方案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普通公文方案某企业财务电算化应用失败启示录
    普通公文方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打造精品旅游名
    普通公文方案关于组织青年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开
    公文方案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供销大厦电视广告解说词
    普通公文方案[法律文书]移民搬迁协议书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警示教育学习体会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国庆节朗诵稿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水利方面范文集锦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勿以纳税多少论诚信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党校学习心得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
    范文大全
    普通范文[规章制度]关于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
    普通范文[科学发展观]县委副书记科学发展观人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创建“省级企业劳动保护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
    普通范文[检讨书]上课看手机视频的检讨书
    普通范文[零八零六]X乡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管理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相亲见面十大注意事项
    演讲致词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庆祝国际护士节晚会主持词
    普通演讲[交际礼仪范文]社会交往中的六大著名法则
    普通演讲[主持词]2011年春节联欢节目主持台
    普通演讲[学生演讲稿范文]小学生热爱科学演讲稿
    普通演讲[婚礼大全范文]婚礼伴郎巧说祝酒词
    普通演讲[竞聘演讲稿]竞选演讲稿(信用社办事处
    工作范文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减轻农民负担的制度环境和
    普通汇报体会[思想汇报]7月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思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2010-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体育局全年计划”体育工
    普通汇报体会[先进事迹材料]机关后勒管理先进事迹材料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心中永远的绿色(国防教育演
    普通公文方案[合同范本]国际BOT投资合同格式
    普通总结[工作汇报]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自查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管理你的经销商组合:适合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走在科技前沿
    普通总结[工作总结]市财政局(国资委)2009年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强化措施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