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报告——《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
★★★ |
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报告——《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
|
|
释疑、探究,获取新知。层次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其感悟,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化解在层层的感知与理解、体验中,循序渐进,拨云见日,其过程对学生产生了莫大的吸引与挑战,学习主动性得到强烈扩张,探究意识和释疑能力由此而得到逐步增强。 (5)重实践——开启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性”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新课程改革也把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研究。“重实践”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文本,走向文本以外的世界,从中发现新的领域,寻求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新一轮的学习与实践增强知识的广度、深度,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事实上,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教学中,我们拓展学习领域,注重实践,注重知识迁移,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本以外的新问题,提出问题,勇敢面对问题,并在不断探索中加以解决。当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时,学习就有了强大的动力,从而真正开启了心智的大门,真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真正领略到了学习的乐趣与魅力。 2、整合教研、科研活动,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教研和科研是相互信赖、相互促进,不事剥离的组合体。整合分割已久的教研和科研,就是要将两项工作纳入同一轨道,提高实际工作的效率,增强课程改革的含金量。我们紧紧依靠这种事例力量,将“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置于平时的教研活动中,以构建评价标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优化。我们基本建立了包括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情感、教学个性、自主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实践教学七个块板及十二条具体细则的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一阶段:观念引领与课题理论相结合,初步确立评价标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之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它与第斯多惠向我们提出的人是一种能自主思考,以追求真、善、美为崇高使命的“全人教育”观一脉相承。在这种理念和理论指导下,我们确立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在新旧课程比较中看教学失误”、“全人教育观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等思考和研讨的主题,努力把教师的兴奋点和研究着力点集中到“自主、合作、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在观念引领基本到位的情况下,我们要求各学科组教师遵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讨论制定适合本学科特点的“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然后,由课题组成员进行汇总提炼,制定出能涵盖各学科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与针对研讨相结合,逐步完善评价标准。我们把初定的《城南初中语文课题研究评价标准》下发到各语文教师,供他们在实践中尝试应用。为使完善评价标准的过程成为教师自觉纠正教学行为、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过程,我们规定由课题组成员与各教研组长每月举行一次例会,针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和评课中所提出的一些不恰当和不可操作的标准、细则及建议,作进一步的修改,直至大家基本认可,才定下评价标准的又一试行稿。 第三阶段:展示活动与模式构建相结合,不断发展评价标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实际上为教师明确了新的教学追求目标,是促进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向个性化模式构建的有力导向。在组织开展各种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们依照评价标准,一方面强调要善于发现和肯定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师要以撰写教学案例,或教学实录,或经验文章,进行总结、反思,为教学风格的形成积累底蕴;另一方面,积极整合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的方式和一般流程,构建了“导入激趣→自主创造→合作互动→引探释疑→迁移实践”的自主、合作、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框架。从而,初步实现了以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评价标准的实验预设目标,为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特色建设提供了教育资源保障和有力支撑。 七、研究反思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发现现实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五大重点,以此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质量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 1、要进一步引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并以此为统领,有效地将“三维”目标落实于课堂教学。 2、要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情感态度,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自主获得的能力。 3、要不断变换“合作”方式,让学生学习得更有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3、要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4、要广泛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在实践中自主合作,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自主发展。 5、要再次完善评价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使教学特色建设更加卓有成效。 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们将不负众望,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谱写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特色建设的新篇章。 文章出处: 原创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上一页 [1] [2] [3]
|
|
上一个范文: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下一个范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
|
|
看了《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报告——《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网友还看了:
[范文大全]乌骨鸡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范文大全]县级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范文大全]房管局信息中心思想政治研究工作总结 [范文大全]肉羊养殖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范文大全]校长在2012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毕业致辞 [范文大全]甘草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仪式领导讲话 [范文大全]学习研究励志演讲稿 [范文大全]2012年最新研究生入党申请书 [范文大全]2011年检察院研究室上半年工作总结 [范文大全]在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