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桃源今在寻常处 万紫千红春满园——****完小德育工作一览 |
★★★ |
桃源今在寻常处 万紫千红春满园——****完小德育工作一览 |
|
|
桃源今在寻常处 万紫千红春满园——****完小德育工作一览 文章作者:李牮宏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11月9日10:51 教莘莘学子,创千秋伟业。为培养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部暑,针对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而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新对策。树立“润物无声,以德育人”的思想。 一、 以校为主、德馨飘香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为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彻底扭转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建立德育思想理论体系,吸取儒家文化精髓,并同当代社会的道德理念相融合,使外在的强制规范转化为人性的内在需求。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德育工作深入人心。 1、国旗“话”德 每周星期一的国旗下讲话是我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常规工作,瞻仰飘扬的国旗,肃然起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赤诚之心怦怦跳动,在这庄严肃穆的气氛下,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教育,往往能震撼人心。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了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把握每一天”、“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始于足下”、“生命就是积累”、“学会关爱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青春永不言败”等为主题的讲话,给学生带来精神的洗礼,灵魂的超越,人性的回归和情感的纯化。 2、课堂上“引”德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的迫切愿望是提高学生分数,获得好名次好评价,似科忽视了课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WWW.YBaSK.Com我校老师打破旧观念,在课堂主阵地上巧作引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很好的品德教育。语文教材选取的大多是名篇佳作,文学性与思想性俱佳,皆可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素材。教师不失时机,抓住切入点,巧作引导,可以对学生产生细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任教六年级语文的邝老师在讲授毛泽东的《长征》一文时,介绍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思想经历,引入其诗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同时还介绍啊朱德元帅写的“志士无穷恨,只身走植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又如五年级黄老师在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海伦•凯勒、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霍金等杰出人物事迹,鼓舞学生直面逆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这样通过介绍背景材料和利用相关知识点,联系思想道德因素,以达到净化心灵,滋润生命的境界,使学生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态对待世界和人生。 3、班队活动“育”德 道德的本质不是他律,而是自律。道德是发自个人良心的自觉、自愿的,正如马克斯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为了使思想品德的提升成为一个不断“内化”不断“觉悟”的过程,各班级开展了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书画比赛、手抄报比赛,作文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五年级的班主任利用文体活动时间,以历史德育故事为题材,围绕“甘洒热血卫河山”、“民族尊严不可侮”、“智慧才华献国家”、“史海求索写春秋”、“赤旗指路主义真”、“勤俭廉洁美名传”、“无私无畏天地宽”、“勤学苦读业精深”、“中华文明天下敬”等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其中曹常雷讲的《八女投江》的故事催人泪下,令学生掩面沉思,感慨不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该班班主任还坚持值日班干部每天在黑板一侧写格言的做法,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因格言流传久远,言简意赅,启人心智,所以往往比长篇大论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班长谢霜写的“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学习委员徐慧婕写的“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大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思想境界,达到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效果。 4、“代管家长制”“渗”德 我校生源多为金磊、木材厂职工子女,及木根桥、红卫村村民子弟,除此之外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些学生的父母皆在外地打工,这些孩子爷爷奶奶管不住,亲戚管不好,外来打工的父母又不放心,为使他们搞好学习,健康成长,***校长依势而为,创办了“代管家长制”,即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健康;做孩子感情沟通的交流员,日常行为的指导员,生活起居的管理员,课外学习的指导员,本校家住**的***、***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子女,***率先垂范,做起了他们的“代管家长”,对其照顾无微不至,让他们拥有了家庭的关爱。德育作为转变人的思想,形*的德行的教育,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艰苦复杂的工作,好的德育是不经意的点悟,是润物无声的滋养,是从外到内的持久的精神熏染。在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下”将德育渗透于无痕之中。 二、 以家庭为辅,共创学习型家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要“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级开展科学研究”。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问题学生往往处于这样的家庭:一是溺爱型家庭,家长对孩子纵容褊袒,滋长孩子的自私,骄傲、狂妄行为;二是暴力型家庭,家长奉行“不打不成才”的古训,对孩子动不动就训斥打骂,使孩子产生自卑、逆反心理;三是放任型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酗酒、打麻将、进歌舞厅,只顾自己娱乐,无暇去管教孩子,使孩子变得懒散,任性;四是破裂型家庭父母经常斗嘴吵架,或分居、离异,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处于这些家庭的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启蒙和道德素质培养,不注意自身和道德修养,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共创学习型家庭的活动。 [1] [2] 下一页
|
|
上一个范文: 关于布局调整后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个范文: 优化人文教学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完小德育工作总结
|
|
|
看了《桃源今在寻常处 万紫千红春满园——****完小德育工作一览》的网友还看了:
没有相关范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