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落实得不够到位。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之所在。领导班子要把精力和注意力聚焦到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点工作上来,瞄准工作目标,把握发展方向,监控关键环节,跟踪重点工作过程。创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心态,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最为重要任务。
3.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要发挥好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努力做到在学习中把思想统一到学校和谐发展上来,统一到全员共促质量提升上来,统一到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上来。
三、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集中精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思路,突出重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重要职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聚焦队伍建设,狠抓薄弱环节,强化管理保障机制建设,不断促进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不断推进学校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管理责任到位
1、遵规守纪,监督落实到位。
(1)完善和修订学校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范的制度,才能规范教职工的具体行为,才能将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针对学校实际,我校将对现有的考核、职评、评优、奖励等方案进行完善和修订,强化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以工会小组为单位重温各项规章制度,并提出改进意见,经校务会、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建立学校规章制度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学习法律法规,依法治校。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依法执教。
(3)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逐步纠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违规行为和不良习惯。弘扬“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职业道德,营造师德师风高尚、教风学风端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全体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通过自身的形象、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师德树立起教师的威信,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分工合作,强化职能管理。
(1)完善学校管理网络。做到党、政、工、团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在各负其职的基础上强调“互补”,团结协作,提高管理效能。
(2)实施层级管理。分别组织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副班主任学习相关岗位职责,强化管理人员的到位意识、主动意识、创造意识,激发各个层面的管理活力。
(3)坚持校务会成员带组制度。建立学校行政—教导处—教研组—学科教师的教学教研网络,学校行政—年级组—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网络。校务会成员分管一个教研组,定期深入所带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督促整改。
(4)分析教学情况,解决存在问题。每周一召开校务会,通报各组的情况,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查找管理漏洞,通过互相交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二)强化建设提升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强化“六种意识”,即:政治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到“三讲”:讲团结、讲大局、讲奉献;“三不”:不抱怨、不赌气、不甩手;“三勤”:勤学习、勤观察、勤沟通,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学校发展的内驱力;要加强人性化管理,做到尊重教师的劳动、关心教师的生活、珍惜教师的荣誉,以自身的示范行为激励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努力培育学校精神。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体教师要强化“八大要求”:即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家长;做到“三学”:学政治、学业务、学模范;“三比”:比思想、比工作、比奉献;“三爱”: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长。注重加强自我教育,提炼“三力”,即事业动力、教育能力和人格魅力,促进自身发展和专业成长,提高为学生、为学校、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形成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创新力强的学习型、科研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3.开展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评比活动,推进师德建设和学校的教育工作,促进中青年教师更快成长。经过五年努力,初步形成以市、区、校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为主体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
(三)强化质量服务人民1、深入开展课堂质量评价工作。
(1)以“课堂质量评价大家谈”为主题,分层开好课堂质量评价分析会,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房山区小学学科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进一步增强对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的把握;进一步规范课堂评价反馈制度,评价小组听课后及时对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强调“讲课教师说设计思路——评价人员评课”的反馈流程,互动研讨,达成共识。
(2)全体教师要结合课堂质量评价标准,按照“课前备课要充分、课堂教学要认真、课后作业要科学”的要求认真开展教学活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自觉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真心评价每一个学生,积极倡导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校本教研,提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