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水平。要不断调整教研思路,提升教研层次,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切实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努力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发挥理论研究沙龙、专题讲座和各项教研活动等载体的作用,努力把研读教育理论和开展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突出“读、省、写、用”的深化过程,达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4)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给骨干教师压担子,鼓励骨干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上示范课、开设教育教学讲座、师徒结对等形式,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促进全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润物无声,营造德育新环境。以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大会精神为指导,狠抓德育八大领域落位,遵循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五育人”德育体系,不断完善德育布局,拓展德育内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改进德育工作布局,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继续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德育的落实。
(3)开展“争星”活动,创新德育新载体。每两月进行一次班级十星评比,即:文明之星、守纪之星、孝悌之星、爱校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语文之星、数学之星、英语之星、文艺之星各两名,深化学生的养成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
(4)加强德育环境建设,营造优美育人氛围。做到“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并举”,使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面墙都发挥教育功能,积极打造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育人环境,让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了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教科书。
3、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1)按照“硬件要强、软件要硬、效益要高”的原则,推动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积极构建信息化的教育模式,树立数字化的教育新观念,拓展教育时空,实现“数字校园”、“数字管理”,努力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教学数字化、行政管理网络化。
(2)继续拓展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上的强大功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平台;加强网站建设,使之成为了学校宣传、网络教研、家校互动等工作的基地,使网络真正成为师生信息交流的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学校对外宣传的平台。
(3)开展网上备课和网上教研,全体教师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深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学生网络学习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断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4)每学年有计划地对教职工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组织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素养,不断丰富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教学案例库、教育教学指导资料库。总之,我校真实、客观、认真地分析检查了我校的优势、劣势,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我们坚信,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小学这所百年老校,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会更上一层楼,会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乐园,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