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工科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控制与防治           
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控制与防治
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3)认真做好隐蔽工程验收,除了对楼板钢筋按规格、长度、位置、间距按设计图纸验收外,还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在必要的位置增设构造钢筋,并保证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控制好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确保楼板的有效截面高度。
        (4)正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而宜留在结构受力最小部位。单间板可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肋形楼盖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双向板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提倡尽量不留施工缝。
        (5)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传、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负筋的现象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应经验算设计确定,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浇筑时加强振捣,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表面振动器或内部振动器振实,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板面采用二次抹压工艺,可预防早期表面干缩裂缝的产生。
        (6)加强养护。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冬季保温,夏季洒水,延迟收缩发生,防止早期混凝土强度较低时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缝。
        (7)严格控制拆模时间。《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只对现浇板拆模时间所需混凝土强度按板跨作了相应的规定,没有对混凝土龄期的具体要求。实践证明,早期较高强度的混凝土质量尚未稳定,过早拆除模板,结构往往要承受本身的自重以及上一层结构的自重,包括模板、支撑的重量和施工活载,为节约成本,施工单位往往在用于支撑的钢管下不设置垫木,使楼板与钢管的接触所受到的较大的集中应力得不到有效扩散,应力最大的地方容易形成裂纹。所以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验算,满足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跨度大于4m的楼板,应按规定其拱,拆模龄期宜控制在15天以上。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并应在该区域的新浇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模板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8)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带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筑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9)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抗裂短钢筋采用6-8,间距≤150,两端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12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4.  结语
        现浇楼板裂缝是住宅工程中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同时,工程实践表明,施工时加强防范整治措施,裂缝问题就能得到有效控制。这就要求各参建单位制订合理施工方案,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密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工序和工序搭接,加强施工中各个过程的质量通病监控,尤其是对细部处理做到严格把关,总之,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分析原因,不断实践,就一定能够解决现浇楼板裂缝的质量通病问题。
参考文献
[1]彭圣浩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2002  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建筑工业出版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完善
    我国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期间
    轨道交通工程中利用竖井施工
    试论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
    复合锚杆桩施工成本分析
    试论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问题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试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