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工科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           
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
厚度不大于300m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
2.4.5预埋蛇型石英管。在混凝土体内预埋蛇型石英管,浇筑后采用通冰水,冷却的方法控制内部温度。最后在用稠度较大的水泥浆将管道填充封堵密实。
2.4.6动态监控。对混凝土温度变化进行动态监控,定期测量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控制内部温差不大于25℃。
2.4.7保温。覆盖塑料薄膜再加草袋进行保温,覆盖厚度由热工计算结合经验选定。
2.4.8减轻对地基对浇筑体约束。在岩石地基或较厚的混凝土垫层上浇筑时,事先摊铺10mm厚的沥青或二层沥青油毡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缓和地基对基础膨胀时的侧向压力。
2.4.9配置暗梁。大体积墙体除顶部和底部配有暗梁外,在墙体中部也宜配置暗梁,适当增加配筋率。
3. 徐变裂缝的控制
3.1适当加大端头截面高度,配置承受水平力钢筋、放射式配筋或弯起构造筋(弯起方向平行于主拉应力)。压低预应力筋弯起角度,减少非预压区。
3.2支撑节点采用微动连接,如采用螺栓连接,预留孔内设橡胶垫圈、柔性连接等,以削减约束应力。
3.3构件吊装前应一个较长的堆放时间,吊车梁的最后固定尽可能晚些(徐变3个月可达60%,4个月基本稳定,半年徐变可完成70%~80%),使徐变变形在吊装前(或固定前)完成大部分,此时混凝土具有较长龄期,强度也较高。
3.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要过早放张,以减少收缩徐变变形,提高抗裂能力。
3.5加大端头支承垫板,改进压力分布层,减少应力集中。
4. 应力裂缝的控制
4.1加强施工中钢筋、模板、混凝土配料、振捣的质量控制检查,确保结构构件钢筋位置、安装支撑系统、支撑位置正确,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
4.2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避免过早拆模,敲击过重,严格控制施工临时堆载;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保持支承和吊点位置正确、稳定,避免振动、碰撞。
4.3避免直接在松软土或松填土上支模或制作预制构件,场地周围做好排水并注意养护,避免水管漏水浸泡地基。
4.4预应力构件张拉或放张,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的强度,控制应力应准确,不应超张,应缓慢放松预应力筋;胎模端部加弹性垫层(木或橡胶),减缓胎模角度,使构件回缩不被卡信。
4.5预应力吊车梁、桁架等构件端部节点处劈裂应力区全高增配箍筋或钢筋网片,并保证预应力钢筋外围混凝土有一定的厚度。
4.6板面采用二次或三次压光,改善板面质量。
5. 施工裂缝的控制
5.1木模板浇水湿透,防止胀模将混凝土拉裂。采用翻转脱模时应平稳,防止剧烈冲击和振动,并应在平整坚实的铺砂地面上进行。
5.2预应力构件预留孔时管芯要平直,混凝土浇筑后定时(15min左右)转动钢管,抽管时间以手压混凝土表面不显印痕为宜,抽管时应平稳缓慢。
5.3胎模应选用有效的隔离剂,起模前先用千斤顶均匀松动,再平缓起吊。
5.4构件堆放按支承受力状态设置垫木,重叠堆放时,支点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做好标记,避免板、梁、柱构件反放。
5.5运输中,构件之间设置垫木并互相绑牢,防止晃动、碰撞。
5.6屋架、柱等大型构件吊装,应按规定设置吊点;吊装屋架等侧向刚度差的构件时,应用脚手杆横向加固,并设牵引绳,防止吊装过程中晃动、碰撞。
5.7混凝土冬期施工掺氯盐早强剂,同时掺加亚硝配钠阻锈剂(为水泥重量的1%~2%)。
5.8滑动模板应确保安装尺寸和质量要求,施工中若因某种原因停滑时间过长,应松开模板后再滑开,以防止拉裂混凝土。
6. 裂缝的处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谈谈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拱度
    浅谈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聚苯乙烯
    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技术应用
    浅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
    浅谈特大桥混凝土施工的技术
    浅谈合蚌客专官沟下行线特大
    土建中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及工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发展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