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工科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压浆技术在旧路改造中的应用分析           
压浆技术在旧路改造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以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加宽工程为例,通过水泥注浆和高聚物注浆试验段的比较,阐述压浆技术在旧路改造中所起的作用、水泥注浆和高聚物注浆的优缺点,提出旧路改造过程中应根据现场路面的病害特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压浆方案。
  关键词:旧路面;压浆工艺;合理方法
  
  1 引言
  
  十多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速度突飞猛进,通车里程逐年大幅度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在长期负荷、材料老化、水毁、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情况下,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病害,其中路面基层断裂、路基顶承载力薄弱是“罪魁祸首”; 传统根治的方法是开挖维修,开挖维修施工周期长、造价高、对交通干扰大、产生大量废料,这样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早期推广的路面压浆,解决了部分裂缝、空洞填充和增强路基承载力等作用,但是路面压浆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水泥注浆和高聚物注浆,究竟哪种方案更好呢?本文通过水泥注浆和高聚物注浆试验来阐述一下看法。
  
  2 压浆工艺
  
  2.1 水泥注浆
  工艺流程:交通封闭→注浆路段定位→标记注浆孔→钻孔→清孔→注浆→砂浆封孔→注浆路段清扫→养护。
 
  (1)布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梅花型进行布孔,横向间距为1.75m,纵向间距为1.50m,处置宽度8.25m,处置面积约500m2。注浆深度76cm(包括14cm的沥青混凝土,22cm的振碾混凝土,15cm水泥稳定碎石,15cm水泥稳定土,深入土基10cm)。
  (2)浆液的配制严格按照试验室的施工配合比(水泥:水:膨胀剂=1:0.55:0.11)进行配制,由试验室派专人对浆液的配置进行标定,每天对浆液的稠度进行检测,在浆液的配制过程中将水泥、膨胀剂放入灰浆搅拌机干拌两遍,再逐渐加水湿拌,水加完后,持续搅拌至浆体均匀无结团后方可使用。
  (3)灌浆时,先注边缘的孔,再注面板中间的孔,从低处向高处注浆。
  (4)将灌浆机的喷嘴插入孔中,并压紧以防浆体由孔口溢出。
  (5)启动灌浆机,将压力泵的压力均匀增加到1.0—1.5MPa,压力控制在1.5—2MPa之间,并稳压2 min,效果较好,注浆压力不能过大,以免面板抬升。
  (6)待浆体由其它孔中或裂缝挤出时,表明板下空隙已被灌满,应适当减小压力,在零浆量的情况下,稳压时间不小于2 min,以利于浆液脱水,减少浆液自然脱水形成的收缩量:将喷嘴提起,立即用木塞塞孔,防止浆体溢出。
  (7)关闭压力泵,将压浆机移到下一孔继续压浆。
  (8)压浆完成后,用木塞将压浆孔口立即密闭封堵,封堵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以使浆体终凝。
  (9)压浆封堵后,应立即将洒落、溢流浆液冲洗干净,将水流清扫排出,严禁积水,浆体初凝后取掉木塞,用M10砂浆封孔,捣实后铲平。
  (10)压浆后交通须封闭三天,待浆液试件强度>5MPa方可开放交通。
  2.2 高聚物注浆
  工艺流程:交通控制→注浆路段定位→标记注浆孔→注浆前检测→钻注浆孔→下注浆管→安装注射帽→实施注浆→注浆后检测→封孔、清扫环境→开放交通。
  
  (1)施工前用落锤式弯沉仪对作业面进行弯沉检测。
  (2)布孔:在裂缝的两侧30cm处进行布孔,孔沿裂缝方向间距为1m,呈梅花型布置。处置宽度8.25m,处置面积约500m2,用红漆点进行标注。
  (3)钻孔:在标注的位置进行钻孔,孔深为76cm(包括14cm的沥青混凝土,22cm的振碾混凝土,15cm水泥稳定碎石,15cm水泥稳定土,深入土基10cm)。
  (4)注浆:高聚物注浆瞬时膨胀压力为7 MPa。
  (5)封孔:使用热融液态沥青进行封孔。
  (6)弯沉检测:封孔后即可进行弯沉检测,通过注浆前后的弯沉的检测,可以对比注浆效果。

  3 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改进的措施
  
  3.1 优缺点
  (1)水泥注浆对于RCC和水稳层破碎部位具有一定的粘接作用,对基层脱空填充作用明显,起到了加固路基的作用,并且水泥注浆成本低廉。
  (2)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推荐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战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及研究
    浅谈述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
    试论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试论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
    试论现代生活中的电子技术新
    试论机械加工质量技术控制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机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