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工科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云南大城水库坝顶溢流面板堆石坝、粘土均质坝碾压试验分析           
云南大城水库坝顶溢流面板堆石坝、粘土均质坝碾压试验分析

  摘要:砼面板堆石坝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堆石坝,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小的优点,同时也具有砼面板容易开裂,质量控制较难的缺点。施工前,均需针对当地材料进行现场碾压试验,通过碾压试将所得的干容重、孔隙率、渗透系数、颗粒级配以及最优含水量等指标与设计指标相比较,以确定坝体填筑时的施工工艺。本文是对昌宁大城水库施工的碾压试验的总结,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碾压试验;灌水法;单环注水渗透试验;双环注水渗透试验;大环刀
  
  一、工程概况
  
  大城水库工程是云南省重点水利工程,主要是为农田灌溉服务,总库容1085.00万m3,概算投资约1亿元。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导流遂洞、输水隧洞和渠道等组成。
  
  主坝为坝顶溢流砼面板堆石坝,是云南省第一座坝顶溢流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45.30m,坝顶宽7.00 m(如图1 主坝剖面图)。副坝坝型为粘土均质坝,最大坝高15.30m,坝顶宽5m(如图2副坝剖面图)。
  本文以主、副坝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二、主坝碾压试验
  
  (一)主堆石料
  1、设计指标
  (1)、压实后主坝石料应达到的指标:干密度2.0~2.05g/cm3、孔隙率≤25%、渗透系数K=i×10-2cm/s。
  (2)、施工参数:控制最大粒径600mm(如图3 大城水库砼面板堆石坝坝料级配曲线图)、铺料厚度80cm~100cm、13.5t振动平碾(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碾压6~8遍、铺料和碾压过程中加水量为10~25%。
  2、碾压试验
  (1)、碾压试验的材料:取用Ⅳ号石料场爆破获得的石料,最大粒径600mm。
  (2)、试验场地:使用过渡料碾压场地即1#隧洞出口左岸石料场,采用PC300LC挖掘机取料,使用TY160B型推土机整平场地,20t振动平碾碾压10遍,作为碾压试验场地的基础,面积8m×16m。
  (3)、碾压机械:选择LSS220型的20t振动平碾。
  
  
  (4)、铺料的方法、厚度、夯实的方法与遍数:直接采用PC300LC挖掘机取料和布料,TY160型推土机平料,20t振动平碾平行于场地长边振动碾压,原地压够试验遍数后按错整碾并搭接20cm宽度进行碾压。铺料厚度按80cm控制,实测为80cm、79.4cm。铺料厚度80cm碾压8遍;铺料厚度79.4cm碾压8、10遍。
  (5)、试验测量:整个过程都用水准仪来测量铺料厚度、压实后的厚度,计算压实沉降量。
  (6)、碾压试验质量检测:每种铺料厚度的每种遍数压完后,用挖坑灌水法取式样2组,计算其干密度、含水量、孔隙率、颗粒级配。铺料厚度79.4cm、碾压10遍后做单环现场注水渗透试验计算渗透系数。
  3、试验成果分析及试验结论
  (1)、铺料厚度80cm、碾压8遍后取样,观察到样坑底部块石多,细粒少,架空现象比较严重,估计样品不合格,不继续试验,仅进行颗粒级配分析。
  (2)、铺料厚度79.4cm场总结前场经验,先对粗、细料进行掺拌均匀,再进行铺料碾压。从挖坑情况看,效果好,上中下部粗细颗粒无明显差别,颗粒级配曲线在包络线内,但大于20cm大块石偏少。
  (3)、对铺料厚度79.4cm场取样检测干密度,碾压8遍达到设计下限值,碾压10遍接近设计上限值。说明,LSS220型的20t振动平碾能适应的主坝石料最大铺料厚度80cm。碾压遍数为10遍为合适的碾压遍数。
  (4)、对铺料厚度79.4cm、碾压10遍后做单环现场注水渗透试验,渗透系数为K=2.69×10-3cm/s,比设计值偏小。原因同上,装环时只挖除表面2cm的压实层,表面为细小颗粒,渗透系数偏小;若挖至压实层的中部,渗透系数会大一些,满足设计要求。另外大于20cm大块石偏少也是渗透系数偏小的原因。
  主坝石料选取铺料厚度80cm、20t振动平碾碾压10遍的施工参数。
  (二)过渡料
  1设计指标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对云南省区域形象塑造的思考
    对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
    关于云南建设桥头堡认识误区
    云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云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
    云南省边境人民币跨境流通法
    云南省马铃薯加工业的SWOT分
    论资本市场对云南省经济发展
    关于推进云南新农村建设的财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