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内地共赢香港有望为中医药发展中心 |
|
|
自“九七回归”之后,香港的中医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无论是特区政府对中医药的管制还是与内地的合作贸易,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据特区政府统计,目前在香港,约有两成门诊服务由中医提供,共有3000家左右中药机构,有7000多种中成药在市场上流通。香港能否发展成为“中药港”?在上月香港举行的“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上,香港特区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常任秘书长尤曾家丽指出,香港具有成为中医药发展中心的优越条件。
尤曾家丽认为,首先,中医药在香港本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古以来,香港人就有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传统习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但中医药一直在香港存在和发展。1997年7月1日,香港结束了100多年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基本法》第138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发展中西医药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时任香港特首的董建华高度重视中医药在香港的发展,宣布特区要建立法定的中医药管理架构,要把香港发展成为国际的中医药中心。1999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颁布了中医药条例,同年9月,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成立,从而将中医药正式纳入了政府与法律管理的渠道。从2001年开始,香港对中医进行注册;从2003年开始,对中药商进行发牌管理和对中成药进行注册,所有的中药生产经营者都必须申领牌照,合法经营,所有的中成药都必须进行注册。
其次,香港本地学院和研究机构提供的研究和技术支持,也为香港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LOCAlHosT目前,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都设有中医药专业和专门的研究机构。在香港所有新的中医从业者都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并要通过中医师的资格考试。在中药的管理方面,内地进入香港的所有中成药,必须要由香港的代理机构帮助注册,除了要有内地的药品批准文件外,特区的中药注册还要提供产品不含西药成分和符合《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条例》的声明。同时,香港有关方面还对重金属、农残、微生物最高含量做了强制性规定。
第三,不少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品牌企业就落户在香港,很多内地的知名中医药企业在香港也有业务发展,他们丰富的市场管理和产品推广经验,使香港获得了很强的优势,去拓展日益蓬勃的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市场。例如香港的农本方公司,其出产的中药单方和复方颗粒是唯一一个取得了中医药管理局的批文,获准生产的颗粒剂。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香港的医院和诊所,并已经开始进入内地市场。
近年来,内地与香港的中药贸易发展很快,2002年,内地对香港的中药出口达到了1.1604亿美元,增长了19.5%;2004年出口为1.55亿美元,同比增长43.22%。与此同时,香港对内地的中药出口也增长迅速,2001年,香港对内地的中成药出口达4502万美元,占香港对内地中药出口的98%,比上年增长了一倍还多,并第一次超过了内地对香港中成药的出口值;2002年,香港对内地的中药出口总值为5397万美元。其中,中成药出口5363万美元,占99%,同比增长18%;2003年、2004年,香港对内地中药出口仍然保持着旺盛增长的态势。
同时,作为自由贸易港,香港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也为其成为中医药发展中心奠定了基础。在此次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上,很多国外的商业机构对中医药产品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加拿大olsc公司的总裁lawless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希望通过与香港贸易发展局的合作,将更多的中成药物引进到加拿大的市场,现在定居海外的华人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海外中药市场,他相信随着国外对中医药理论的逐步接受,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还会有越来越大的发展
|
|
上一个论文: 外资介入零售药店微乎其微 下一个论文: 广东药品委托加工:期待更广阔的空间
|
|
|
看了《携手内地共赢香港有望为中医药发展中心》的网友还看了:
[今日更新]社会责任与合规文化:携手创造价值 [法律论文]内地司法机关派员在港澳地区“隐身”取证合法性问 [今日更新]中国的内地产什么? “玉” [今日更新]合拍大潮下香港电影对内地电影的影响 [今日更新]聚焦台湾 携手两岸 [经济论文]同时在香港和内地上市的公司股价之间联动性的实证 [今日更新]试论中国内地法律电影 [法律论文]中国内地和香港反腐败法律比较研究及启示 [今日更新]中国内地和香港反腐败法律比较研究及启示 [今日更新]香港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对内地的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