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尴尬 “诚信”有价 |
|
|
有一个市的工商部门在对本市一些不讲诚信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公开曝光制度之后,一批违法失信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一家“超市”被曝光后,很多消费者再也不光顾这家“超市”了。为避免损失,一些企业宁愿缴纳上百万元罚款,称只要不“曝光”就行但被拒绝。为此,不少“失信”单位只好“自觉”进行了整改,而广大消费者则得到了实惠。 从报上读到这条消息后,我想起了曾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谈话节目上看到的一期节目——《请让我来相信你》,说的是前些年,广东省汕头市的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在从政、经商活动中不讲诚信,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以至于全国至少有十几个省市明确表示拒绝与汕头人做生意。“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少规规矩矩做生意的企业也受到牵连,做不成生意,损失严重,叫苦不迭。 由于“信用危机”,形成了当地老百姓不信任汕头政府、外地人不信任汕头企业(公司)让人尴尬的境地。在吃尽了自酿的“不讲诚信”苦酒之后,汕头人终于幡然醒悟:诚信是一条生命线,失去诚信无疑是自掘坟墓。在汕头人惊呼“汕头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时候,新一任汕头市委书记李统书临危受命,他上任伊始,首先抓的工作就是“信用工程”建设。在新一届班子的努力下,汕头市政府真正做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并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才逐步恢复了(当地)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但是,失去“诚信”很容易,而要重新树立“诚信”则要花上数倍的努力。用李统书的话来说,“要扭转这种局面(失去诚信)要比搞一个项目难得多”。确实如此。据说前几年汕头失去信用的时候,(汕头)的很多厂商都羞于对外说自己是“汕头企业”。lOcaLHOsT像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广告词:“爱生活,爱拉芳”,那个“拉芳集团公司”,在广告中都不敢把自己(公司)的地址放在汕头,而是含糊其辞的把地址说成是“某某公路旁”。(以上内容均引自《请让我来相信你》) 央视“实话实说”还有一个专题《新鞋子老鞋子》节目,说的也是同样的主题,浙江省温州市前几年制售假冒伪劣鞋子,以至失去了信用,人人谈“温州货”色变,温州货成为没人要的“垃圾”。后来,温州人痛定思痛,狠抓“信誉”建设,这才重振了温州的经济雄风。可见,“诚信”本身确实是有价格的,你讲诚信,人们愿意与你交往,愿到你那里投资办厂做生意,你的企业就可做大。反之,如果你不讲诚信,则不出三个月,你将被人们所淘汰。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前总理朱镕基语)。总之,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经商打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人人都离不开“诚信”二字。否则,就将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古今中外,不管是谁,概莫能外。
|
|
上一个论文: 煤矿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实施意见 下一个论文: 建筑企业呼唤信用文化
|
|
|
看了《摆脱尴尬 “诚信”有价》的网友还看了:
[今日更新]学生的尴尬,舜尧 [今日更新]涉老新闻应摆脱传统新闻的“兴奋点” [今日更新]恶心、尴尬的糗事冷死人 [今日更新]台湾问题未解决就没有真正摆脱列强欺辱 [今日更新]男女约会的十个尴尬场面 [法律论文]对于摆脱《行政诉讼法》实施困境的反思 [今日更新]关于审美追求与商业尴尬共存——解读“新人文剧” [今日更新]化尴尬为精彩 [免费范文]化尴尬为精彩 [今日更新]Z校该如何摆脱危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