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疼痛;护理
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发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疼痛是一种极不愉快的体验,会消耗患者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影响个体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疼痛是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的结合。患者会根据感觉疼痛的不同程度做出各式各样的痛反应,如生理反应有面色苍白、出汗、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呼吸心跳加快、恶心呕吐、休克等;行为反应有烦躁不安、皱眉、咬唇、握拳、呻吟、哭闹、击打等;情绪反应有紧张、恐惧、焦虑等。
1 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1 疼痛的主要原因 有温度刺激、化学刺激、物理损伤、物理改变、心理因素等,其中心理因素是导致疼痛的常见原因。
1.2 影响疼痛的因素 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主要有年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经历、个性心理特征、情绪、注意力、疲乏等。
2 疼痛患者的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及规律。
2.2 观察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疼痛是否伴有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发热、虚脱等症状,是否影响睡眠、食欲、活动等,以及患者情绪的改变。
2.3 药物止痛 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和有关疼痛治疗的情况,遵医嘱正确使用镇痛药物。严格掌握用药的时间和剂量,掌握患者疼痛发生的规律,最好在疼痛发生前给药,这样疼痛容易得到控制。给药20~30 min后须记录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当疼痛得到缓解或停止时应及时停药,防止副作用及耐药性、成瘾性。疼痛的原因未明禁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常用的镇痛药物有镇痛新、丁啡喃、平痛新、吗啡、芬太尼、强痛定等。 2.4 物理止痛 应用冷、热疗法可有效减轻局部疼痛。此外按摩、推拿等也可以起到物理止痛的作用。
2.5 针灸止痛 根据疼痛的部位,针刺不同的穴位以达到止痛的目的,对神经性疼痛效果更佳,常用的穴位有合谷、足三里等。
2.6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主要用于慢性疼痛的患者。
2.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