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T导引下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
CT导引下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
|
作者:贺玉玺 王小平 索文华
【摘要】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在 Key words CT sca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Vertebral compression; Bone cement
椎体压缩性病变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由于椎体的变形造成脊柱的不稳定,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不可耐受的腰背部疼痛,行动极其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痛苦。用传统手法与物理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治疗时间过长,患者往往不能坚持,且症状易复发加重。外科治疗疗效明显,但由于其创伤大,患者常常不易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1-4]。我们于2005年5月以来开展了CT导引下PVP技术,收治了18例椎体变窄性病变的患者,在穿刺路径的设计和操作上体会到更加合理、简便实用、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5月开始,我们采用CT导引下PVP收治了18例椎体压缩性病变患者,共20个椎体。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45~71岁,平均61.7岁。椎体血管瘤T11 1例,T12 2例;转移瘤T11 1例,L1 1例;椎体骨囊肿T12、L1各1例;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变窄T12 3例,L1 4例,L2 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L1 2例,L2 1例,L3 1例。有2例同时涉及两个椎体。临床病史主诉腰背部疼痛半年至3年,康复理疗及手法治疗效果不明显,药物治疗症状缓解甚微。所有病例PVP术前进行了数字化拍片(DR)及CT检查;3例椎体血管瘤、2例转移瘤、2例椎体囊肿均有核磁共振(MRI)术前检查诊断。所有病例结合病史及影像检 [1] [2] [3] [4] 下一页 |
|
|
|
上一个论文: 试析ST公司高管更换的原因分析 下一个论文: Castleman病2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