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三重境界           
三重境界

  [摘要] 一个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经历告诉我们,教学相长包含了三重境界,分别为“完美无缺、精雕细琢”阶段,“多层并进、快乐交流”阶段和“真实有效、互动生成”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教师对于学生、教材,学生与教材的关联,学生、教材与教学相长的关联3个方面的研究和理解是不同的。
  [关键词] 特级教师;教学相长;学生;教材
  
  “教学相长揭示了学校教育内部优秀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1] 特级教师作为“教学专家”都是在着力于并且有效地实现着教学相长,而“教学相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环节”[1]。因此,针对目前广大中小学教师“向名师学习”活动的积极开展,有必要借此机会引导广大教师向特级教师学习他们是如何实现教学相长的,这将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选取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徐斌做个案。① 徐斌老师1987年任教,根据自身在不同时期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的案例对比,总结了“完美无缺、精雕细琢”“多层并进、快乐交流”“真实有效、互动生成”的课堂三境界。本文以此三境界为纵坐标,以徐斌老师在不同时期对下述3个方面的研究与理解为横坐标:学生、教材;学生与教材的关联;学生、教材与教学相长的关联,分析他是如何实现教学相长的。
  
  一、“精雕细琢”阶段的教学相长
  
  在这个阶段,徐斌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引导学生按照课前设定的程序进行教学。
  【案例1】
  第一层次——读中间、末尾都没有0的数
  师:(出示657)这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百位是几?怎么读?十位、个位呢?
  师:(出示3812)这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怎样读?
  师生小结: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师贴上读数方法,生齐读。)
  第二层次——读中间有0的数
  第三层次——读末尾有0的数
  第四层次——读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师生小结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阅读课本,齐读结语。)
  (一)对学生、教材的理解与研究
  在第一阶段,徐老师对学生的理解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学生是接受者、被牵引者,与此相对应,教师是教育者、牵引者。因此,教学即是教师设计目标与过程、学生接受牵引的活动。第二,学生在新内容面前是“白板”。这时,徐老师有一个假想,就是“把学生的认知起点假想为零”,这与教师看待学生的视角有关,因为教师是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学生,又把学生看成接受者,因此,便把学生抽象地看作认知是零起点的没有差异的“一类”。第三,对学生发展的理解与评价,强调了结果,关注了外在行为,持行为主义的观点。因此,采取小步子推进的方式,整个课堂都是小步子“乒乓式”问答,前一个知识点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相互连接,各知识点之间的难度变化较小,从而降低学生接受式学习的错误率。
  教材是教师施教活动的基本素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教师作用于学生的中介,考虑的是单向作用,并认为教材是一个封闭系统,教学内容应该完全来自于教材。在解读教材时,徐老师关注到以下3个问题:教材提供了哪些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例题、练习等;通过对教参的研读,明确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最难读的数应该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组织教材内容,分4个层次呈现。
  (二)学生与教材的关联
  教材是有难度和深度的,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需要讲解,学生是听众。另一方面,教材是由编者精选并提供给师生的具有权威性、确定无疑的知识或理论,因此,学生应该照单接受。这些都与对学生的理解“学生是接受者”是一致的,而“师生小结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阅读课本,齐读结语”。在这里,教材是辅助教师教的材料,是验证教师结论的材料,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没有直接的关联。再有,教材主要为学生提供知识,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目标。
  (三)学生、教材与教学相长的关联
  学生的发展是以教师的教为条件的,教师设计与实施的好坏决定学生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把课堂教学中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甚至掐着秒表计算时间,哪一个环节用几分钟,哪几句话用多少秒钟。”在这里,学生与教学相长之间只是单方面的关联,教师把目的定位在以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最终要实现学生单方面的“长”;相应的,教师看重的结果也是学生在教师教的促进下是否实现了学习方面的“长”。
  
  二、“快乐交流”阶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2011“三重一大”民主生活会
    三重缘:诗与书法及华文文学
    司法能动与司法被动的三重辩
    关于“三重一大”制度的分析
    弱势群体三重忧患及其对策思
    举例浅析“三重一大”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