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评述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评述
tio,1998)。Fritsch(2001)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方法测量和比较了11个欧洲区域创新体系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R&D活动生产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中心——边缘范式,的确存在显著的有利于R&D活动的聚集经济。Riba Vilanova和Leydesdorff(2001)利用其提出的区域创新体系系统性评价模型对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创新体系还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体系。Evangelista等(2002)通过深入分析意大利的创新调查数据,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区域创新体系只出现在一些界限分明的区域。在大多数意大利地区,系统交互以及相应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简直是太少、太弱,不能说明有创新系统存在。Kyrgiafini和Sefertzi(2003)调查了希腊成功实施欧洲区域创新计划的三个一级区域(即CentralMacedonia、Western Macedonia和Thessaly)创新体系的运行轨迹以及发生的各种变化。基于观察,该研究证实了借助这些创新计划实施的欧洲区域政策已经显著加强了参与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Cooke等(2003)根据区域创新系统方法对北爱尔兰的创新绩效和创新战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虽然研发等创新投入的经费支出已经有所增长,但仍然存在大量的创新后进者。三类创新性企业在以风险投资为主导的基础设施支撑下正快速发展,并相互作用。因此,在新的区域创新战略方法中应将大力仿效这些公共支撑机构。此外,Dong-Ho Shin(2002)对日本筑波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考察分析。Niosi和Bas(2003)分析了加拿大最大的两个城市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的生物技术区域创新体系。Sang-Chul Park等(2003)对瑞典和韩国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详细考察了两国为创建区域创新系统所实施的各种战略。Holbrook和Salazar(2003)研究了加拿大这一特殊联邦政府国家的区域创新体系问题。
  总体看来,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下一些层面:(1)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2)关于R&D投资密度和回报率的研究;(3)关于知识经济测度的研究。
  
  三、国内研究现状评价
  国内关于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则有不同于国外的特点和背景。一方面,国内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有了明显的进步。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创新体系构建和创新能力评价。胡志坚和苏靖(199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主要由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构成区域创新体系基本构架的三大实体要素为: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经营机制灵活的新型企业,新的经济政策与政府管理办法。黄鲁成(2000)认为,从“创新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的角度看,区域创新体系由知识创新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知识传播子系统和知识应用子系统构成;从创新的结构看,区域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基础子系统(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技设施等)、创新资源子系统(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金等)和创新环境子系统(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等)构成;从创新的动态过程上看,区域创新体系由研究与开发子系统、创新导引子系统(创新计划与战略)、创新运行与调控子系统(制度、规则和政策)、创新支撑与服务子系统构成;从创新对象上看,区域创新体系由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组织创新系统和管理创新系统构成。指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包括组织创新研究、创新能力研究、市场创新研究、创新扩散研究、制度创新研究、创新政策研究和创新策略研究。其中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关键是对要素能力进行分解,并确定权重,然后进行评价指标的计算。按技术创新线性过程模型,可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点是“过程性指标”。刘顺忠和官建成(2002)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特点,并对各体系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根据各创新体系的特点和创新绩效,将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一类创新体系,提出了制定区域创新政策的建议。之后不久,他们又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间没有相关关系,规模效益递增的区域较少。这说明,在我国增加创新投入虽然是当务之急,但是更应当注重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官建成和刘顺忠,200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调查报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2002、2003、2004-200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
    开发高中作文创新思维赏析
    加强能力建设创新工业统计
    国内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现状
    试论利用新型纤维形态分析仪
    试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
    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
    新型肥料的开发进展及应用前
    论建筑节能新型材料的发展前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创设新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