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间歇分段治疗运动员腘绳肌损伤后遗15例           
间歇分段治疗运动员腘绳肌损伤后遗15例

【摘要】  [目的]探讨腘绳肌损伤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 15例腘绳肌损伤后遗症采取针灸、火罐、推拿组合间歇分段治疗。[结果]治愈13例,占86.67%,有效2例,占13.33%,总有效率100%。[结论] 间歇分段治疗对腘绳肌损伤后遗症有明确效果。

【关键词】  腘绳肌损伤;运动损伤;间歇分段治疗; 后遗症

2003至2008年笔者对15例跆拳道运动员腘绳肌损伤后遗症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4~25岁,平均年龄19岁,病程2个月~14个月,平均4个月;

  1.2  临床诊断  一般都有急性损伤史,患者都以横踢或下劈动作致腘绳肌过伸损伤史,自述大腿后侧疼痛剧烈,局部肿胀明显,多有皮下瘀斑,经冷敷、制动及针灸理疗、中药外敷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仍感疼痛不适,且在训练过程中感直腿抬高受限。查体见大腿后侧未见明显肿胀及瘀斑,在大腿后侧中上1/3处可触及条索状硬块,压痛();直腿抬高受限;抗阻力屈膝试验(+);肌腱张力检查:双侧对比,右大腿肌张力减弱,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2  治疗方法
   
  由于有瘢痕组织存在,单一的针灸、火罐或推拿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采取针灸、火罐、推拿组合间歇分段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案如下:(1)针灸治疗:取穴:压痛点(在右大腿后侧中上1/3,触及条索状硬块处)、承扶、委中、曲泉;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取30号2寸毫针,局部常规消毒后,在压痛点处沿肌肉走行方向,分别直刺2针,然后在患侧承扶、委中、曲泉处各直刺1针,约1.8寸;针感:局部胀痛;在压痛点、承扶、委中处加电针,留针25min。(2)火罐治疗:沿腘绳肌分布区抹上按摩乳,待抹匀后,选取压痛点,吸上火罐;先沿腘绳肌肌纤维方向快速上下移动5~8遍后,回到压痛点处,于腘绳肌横向左右移动5~8遍,再回到压痛点处,沿肌纤维方向上下移动2~3遍后,取罐,擦干,结束操作。(3)推拿治疗:①在承扶、压痛点、委中、曲泉各指压1min,以疏通经络,这也是整个推拿手法操作过程的准备手法;②分别用推法、揉法、滚法施术于腘绳肌分布区,手法以柔和为主。重点操作部位在压痛点附近,以放松肌肉,缓解紧张状态;③在局部压痛点处,抹上按摩乳,用拇指按压压痛点1min,然后理筋、分筋各5遍,以上手法刺激量均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其目的是增强组织痛阈,松解挛缩瘢痕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2];④嘱患者放松全身肌肉,抬起患腿,作被动屈膝、伸膝3~5遍,拉伸腘绳肌,解除肌肉痉挛;⑤以摩法、揉法、擦法沿腘绳肌走行方向分别操作3遍,以局部透热为度。
   
  组合方案:a(1)+(2);b(1)+(3),间歇分段时间比例为1:2,即方案a做1d,接着方案b连续做2天,休息2d,5d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疼痛消失,未触及条索状物,活动自如;有效:近期症状消失,运动量增大后,局部仍有感觉,但休息后消失;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3.2  疗效评价  本组15例中,治愈13例,占86.67%,有效2例,占13.33%,总有效率100%。

  4  典型案例
   
  患者,男性,23岁,国家级健将。自诉于2003年8月参加比赛,在做横踢动作时不慎踢空,而出现右大腿后侧中上1/3处疼痛剧烈,肿胀,皮下大面积瘀斑。当时诊断为右腘绳肌撕裂伤,经外敷、针灸治疗半月余症状缓解,但仍感疼痛不适,且在训练过程中感直腿抬高受限。体检:右大腿后侧未见明显肿胀及瘀斑,在右大腿后侧中上1/3处可触及5cm×3cm条索状硬块,压痛();直腿抬高左0~90°、右0~70°;抗阻力屈膝试验(+);肌腱张力检查:双侧对比,右大腿肌张力减弱。诊断:右腘绳肌损伤后遗症。经3疗程间歇分段治疗,患者自诉无明显不适,查体:右大腿后部未触及条索状物,压痛不明显,直腿抬高左0~90°、右0~90°;抗阻力屈膝试验(-);肌腱张力检查:双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吞咽障碍患者间歇性口胃管营
    一次性间歇递增负荷有氧耐力
    如何提高四下学生的分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