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会计准则比较           
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会计准则比较
经济服务。这就需要对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上需进一步完善,使新准则有更加完善。
        (一) 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需进一步完善:在非货币性交换中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是以存在活跃市场的前提取得的公允价值。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企业,因为地区、市场、价格的差异,使公允价值的取得具有差异性和随意性,致使公允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缺陷性。只有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才能提高实际的运用性。
        (二)运用新准则需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会计电算化水平及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弱。这些都限制了新准则的推广和使用。此外,由于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目的对会计信息也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即使是同一种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也要受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就会导致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入账价值方面会不同。因此,在现阶段不可能、也不应将所有的会计要素都按新准则要求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应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做法,即在 历史 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公允价值,以求得会计信息有用、相关、可靠。并且在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逐渐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向公允价值计量过渡。
        (三) 建立良好的监督体制:会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准则制定部门应谨慎赋予企业会计选择权,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会计监管部门应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四)对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层次上的完善:可以说完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关键,要明确非货币性交易的基础,改进增值税的处理,明确补价原因是处理补价的关键,增加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内容,划清与债务重组的界限。由专家组成监督机构对准则实施中出现的不足和效率问题进行监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出,最大程度上抑制损失。 
   
   
   
         参考 文献
  [1] 张志凤.中级会计实务辅导用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级会计实务.北京:经济 科学 出版社,2007
  [3]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2.1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 汤云为.会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析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司
    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计量模型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适
    对货币政策双重效应下的股票
    浅析亚当.斯密的货币思想理论
    人民币参考货币篮子的实证分
    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
    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
    次贷危机期间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