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           
建筑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
nbsp;   2.2.2 缓解压力  城市中粗糙的建筑形式、满目的硬质材料会让人产生精神压力和紧张,水景可以柔化人们对过多水泥森林的压迫感,给人带来清新 自然 的浪漫气息、提供一个心灵的栖息之地。平静的水面可以塑造宁静柔和的空间感受,小河流、浅水池等的潺潺流水使人思绪平缓,心情平静,营造一种休闲的空间氛围,减轻 现代 生活带来的压力。
        2.2.3 可识别性  水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有利于在公共空间建造具有高度识别性的景观。James Hope认为,社区的可识别性带来的归属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建筑水环境景观的“可识别性”或“地方特色”能够给人带来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加社区的凝聚力,为地区 发展 带来潜移默化的好处。
        2.3 文化价值  现代城市水景 艺术 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经济 文化带动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3.1 灵感启发  水具有刺激想象力,唤起各种可能性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奔涌的水可使人激昂,静默的水可使人沉思,和缓的流水引人联想,催人奋进。水的极丰富的表现力,激发了人们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凝聚了人们无限的憧憬和遐想,唤起人对于自然情感甚至世界本源的思考。
        2.3.2 美学体验  水具有天然的巨大美学价值。水的或静或动、时而平静如镜、时而奔流跳跃、时而涓涓细流,它变化的身姿、悦人的声音都给人以美好自然的感受。一池碧水、一泓清溪、一束喷泉、一挂瀑布,都能使景观瞬间生色增辉,与水结合的建筑环境也更具有生机和活力。在设计师的心目中水早已不单是维持生命、消防、运输载体的意义,而是一个潜力非凡的艺术造型媒介,通过水和建筑的结合来表现建筑文化中所追求的美。
  水的美学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表相美、时相美、位相美和境相美。表相美是指水的整体形象即外貌美,它由水形、水色、水声、水味、水影等要素共同构成。时相美是指水随着不同时间和季节而出现的相应变化,这种因时而变的特征常常触动人的情感变化。位相美是就水所处的位置和态势而言,它随着观赏者的位置、角度不同,给人以不同的景观效应。境相美是指因水体的存在,与周围的山林、生物配置成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景色和意境。利用水对光的反射、透射和漫射来映衬建筑,表现建筑的形象、色彩和外部材料,尤其是用水面获得建筑在其中的倒影,使充满灯光装饰的夜晚建筑和水组合成变幻多姿的景象,让人们从中获得赏心悦目的美学体验。
        2.3.3 传承文化  文化是人文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建筑是 历史 文化的特质载体,水在建筑中常常扮演文化思想传达者的角色,通过合理地利用当地水文条件的特色与矛盾,可以吸收当地水文化精华,营造出独特的室内外环境,体现地域文化特点。
        2.3.4 反映城市特色  城市的河道、水域历来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蕴藏着城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常是现代城市体现其独特风貌和优美景观的重要载体。旧有街区、住宅建筑不可能在城市发展中保留不动,但是,只要有水域和河流的存在就会将城市基本格局保留下来。
        3  结束语
        建筑水环境特性和主体(人与自然)的特定需求共同决定了建筑价值及其大小,水环境特性与建筑价值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有的特性决定了建筑的多方面价值,如水面积,既带来生态价值,也具有美学价值,这是一对多的关系,也有的特性共同决定某方面价值,如置身于清澈的水中,感受大自然的爱抚,这就是水质和亲水性特性所共同营造的,是多对一的关系。而就建筑价值来说,建筑水环境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三种价值在实践中也并非相互独立,而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例如,改善人们生活的外部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要求本身就已经把生态价值包括在内了。另一方面,水环境价值的各个方面有会有内在冲突,不存在真正超越一切的标准来衡量哪一个更重要。研究水环境特性及其价值,就是要准确把握水环境内涵与建筑价值特征,以便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找到建筑与水体的最佳结合方式,在建筑水环境价值的各个方面之间寻求平衡点。
参考 文献 :
[1]王雨前, 魏春雨.水与建筑[J].中外建筑,2008,(4):66-69.
[2]宋传君,胡望社,江智磊,寇佳.自然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意与表达——水[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2):24-28.
[3]赵红斌,宇文娜.“八水绕长安”的景观生态演变及规划利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 版),2009,(2):263-268.
[4]赵红蕾.从宏村到碧水青城——传统水系规划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7,(3):19-20.
[5]黄杏玲,等.水体与建筑表达[J].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谈建筑材料中的建筑给排水常
    浅谈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
    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质量
    浅谈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
    浅谈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控制系
    试论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