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改善学习外部条件中的作用           
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改善学习外部条件中的作用
术是一极大的推动。
  (二)建构主义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迅速走出理论家的象牙之塔,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批判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锐利武器。建构主义恰恰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习的外部条件强有力的支撑对此可发挥到极致。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传统的课堂中,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时可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为目的的信息资源,完成建构。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学习外部环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师生观被打破,师生间的关系已由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转变为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互学互助的关系,真正做到了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融合与协调。
  
   参考 文献 :
  1、吉奥尔当著,高如峰译:《环境教育的教学原则与学习原则》, 中国 环境 科学 出版社,1991年5月版.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现代天文学综述
    现代平安夜的庆祝方式
    谈世界现代交通运输隧道之最
    铁磁材料在现代科学中的应用
    试论现代生活中的电子技术新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机械基
    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
    西方哲学主题的后现代转向及
    现代科学研究应从中国传统文
    “现代微服私访”不是佳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