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猛炒“中国需求”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猛炒“中国需求”
008年同期相比上升达130.7%。
  
  “中国需求”被刻意放大
  
  让业内人士难以接受的是,中国需大量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可以自给自足的大宗商品。刘仲元介绍,最明显的就是有色金属行业,铜、锌2009年以来的期货价格上涨幅度在100%~200%之间,而铝的期货价格上涨幅度只有25%左右;钢材价格的水平甚至与上世纪90年代末差不多。铜和锌都是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而铝与钢材则是中国盛产的。
  刘仲元表示,需求决定价格,这本无可厚非。但目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却有这样的怪现象,“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这是很不正常的。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需求”被国际贸易商和原料商刻意放大并炒作了。
  很多专家与业内人士都提及到2004年中美大豆交易的例子,普遍认为这是“中国需求”被国外炒作的典型案例。
  当年,我国企业到美国收购大豆,就在这一敏感时刻,美国农业部发出了预测报告,表示今年美国大豆会减产。一边是中国大量的需求,一边是大豆的产量减少,这直接导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一路飙升,直至创下了30年内的最高。可当中国企业以高价拿下大批定单后,美国大豆却出现了丰收局面,大豆价格急剧下跌。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价格高位进口了大量大豆,最终损失惨重,多数企业减产或停产。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俞宁表示,国际金融危机本来是铁矿石进口价格大幅下跌的良机,但我国的4万亿投资计划一发布,国际上就开始炒作“中国需求”,大量铁矿石纷拥至中国,远远超出了实际需求量,铁矿石进口价格也一直维持着较高的水平。令人不解的是,国内的一些贸易商也趁机进口大量铁矿石,哄抬价格,最终让国外贸易商和原料商获取了大量的利润。


  
  目标过分暴露是炒作的重要原因
  
  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经常陷于被动局面,主要是因为“我们想做什么,别人都一清二楚”。
  多年从事铜材贸易的王盛元说, 金融 危机后,我国 经济 刺激政策出台使得国内外贸易商一下子活跃起来,因为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旦启动,再差的贸易环境也会扭转过来。随之而来的便是 中国 经济恢复急需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人口生态\人口政策与国际移民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进出
    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
    新建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
    国际人力资源 发展趋势分析
    教育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国际比较
    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
    我国缺失国际贸易定价权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