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微博促成新闻传播新方式           
微博促成新闻传播新方式
会问题?
  (二)“随手拍”合理性的质疑
  于教授当初开通“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的时候,估计也未曾料到这会变成一次新闻事件,因此,最初也并没有想到“给乞讨儿童拍照”、“留下详细时间地址”等对隐私权的侵犯问题。
  就如曾经在网络引起骚乱的“人肉搜索”一样,微博上几乎每一分钟都在更新的乞讨儿童照片,毫无保留地将这些未成年人的信息暴露在网络之中。而又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谁能保证犯罪分子不会接收到这些信息,不会对这些孩子进行进一步的伤害?
 对于那些并非被拐的乞讨儿童来说,他们被路人随意拍照发布网络,人权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了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三)“山寨微博”接踵而来的弊端
  “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后,一时间,新浪上出现了诸多类似微博,如“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随手拍解救大龄男青年”等等。犹如《非诚勿扰》在霸占了电视媒体之后,强势进入微博。
  虽不是对这些雷同微博的否定,但一个“严肃”的微博被山寨到“婚恋”,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正在向娱乐化发展,“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引发的关注是否从一开始就是掺了水分的?当微博上充斥着各种“随手拍”,网友的新鲜感消失后,剩下的只是一声叹息,这从最近一周“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粉丝数下降便可以看出。
  五、结 论
  “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目前还没有一个健全的实施机制,强大的网友群体,有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但就这次微博引发的社会新闻事件来看,微博已经不单单只是行使发布新闻、转发新闻的功能,它已初试了公民话语最大化满足的新闻效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新闻传播媒介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2).
  [2] 喻季欣.微博对新闻传播的拓展[J].新闻战线,2010(5).
  [3] 何志勇.微博的传播优势与发展前景[J].河南科技,2010(2).
  [4] 贺方泓,周刚.微博客核心竞争力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0(4).
  [5] 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10).
  [6] 刘兴亮.简约却不简单的微博[J].通讯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议微博:构建公共讨论新平台
    微博优势在日本地震中的显现
    动物写的微博很幽默12则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微
    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实现的促
    浅谈“微博”的兴起与网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