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试论汉语诗歌节奏的一个思路           
试论汉语诗歌节奏的一个思路
可以确定汉语诗歌节奏是什么了。
  一、什么是节奏
  节奏是事物运动的普遍现象。从节奏与人的感觉关系看,它可以分为听觉上的、视觉上的和触觉上的。听觉上的节奏,如自然界中鸟啼虫吟、海啸雷鸣的节奏,生活中钟鸣鼓响的节奏;音乐节奏当然是听觉上最鲜明最和谐的节奏。视觉上的节奏,如日升月落的节奏,光亮明灭的节奏,人行走时手的摆动、脚的起落的节奏;舞蹈动作的节奏当然是最强烈最优美的视觉节奏。触觉上的节奏,如人的心跳的节奏和脉动的节奏。总之,人能感知到的节奏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对上述各种节奏略加分析,便可以察觉它们都包含着两个共同因素:一个是一定的时间间隔,一般是大致相等的时间间隔,有的还是完全相等的时间间隔;另一个是事物的某种特征的反复,即事物运动的某种特征的反复出现。这两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某种特征的反复便不可能发生;或者虽然能够发生,却是凌乱的,不能形成节奏。例如,我们用手指每隔一定的时间敲打一下桌面,便产生一种声音节奏;但如果我们的敲打不是间隔一定的时间,而是忽快忽慢地胡乱敲打,那敲打声就没有节奏感。反过来,节奏中一定的时间间隔,又是由某种特征的反复标志出来的。我们敲打桌面的一定时间间隔,就是由“咚”、“咚”、“咚”这种反复的敲打声标志出来的。离开了某种特征的反复,一定的时间间隔就显示不出来,也不能形成节奏。例如,一盏灯一直亮着,我们感到它是无节奏的;它亮一会儿后熄灭了,不再亮了,也不会有节奏。但如果它定时地一明一灭,如此反复若干次,节奏就产生了。这便是因为前者(不管是亮着还是熄灭着)只占有时间,却没有反复;后者则既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又有连续的明和灭的反复,而那一定的时间间隔正是由这种明和灭的反复特征标志出来的。由此可见,节奏中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某种特征的反复这两个因素,是相辅共成的,不可分的,我们只能在理论上把它们分别开来看。
  在节奏的这两个因素中,一定的时间间隔是形成节奏的基本条件,因为上述所有的节奏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某种特征的反复则是节奏的本质特征,因为不同性质的节奏,主要就是由不同特征的反复造成的。例如,音乐的节奏由声音的轻重缓急造成,它所以不同于舞蹈的节奏,便是由于它的轻重缓急的反复特征不同于舞蹈者的身段和舞步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
    试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
    试论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
    试论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问题
    试论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相关
    试论利用新型纤维形态分析仪
    试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
    试论框架结构的常见质量问题
    试论如何确保工程里施工物资
    试论桥梁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