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其不易释放凝血因子,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从而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或长期使用,能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延长凝血时间,引起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故严重肝病患者、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者以及血液病患者、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病者应禁用。另外,孕妇小剂量长期服用,能影响孕期和产程,并增加出血的危险,若妊娠后期超剂量应用,可造成新生儿颅内血肿、紫癜和短暂的便血。
  
  3.2 肝脏毒性
  对肝脏的影响几乎所有的非甾体抗炎药均可致肝损害,阿司匹林亦不例外。主要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偶见碱性磷酸酯酶显著升高,提示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是阿司匹林直接损伤肝细胞,肝脏损害程度与用药剂量成正比。
  
  3.3 肾损害
  阿司匹林可抑制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导致局部肾血流下降,肾血管收缩,并有增厚和玻璃样变,肾血流减少和肾小球滤过滤降低,可引起缺血性’肾损害。长期大量服用本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时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浓度达到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的,停药后可恢复,但已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3.4 ASA肝炎
  阿司匹林能广泛干扰肝脏生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引起肝脏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故临床有“ASA肝炎”之称。
  
  4 对诊断的干扰
  
  ①长期每日用剂量超过2.4g时,硫酸铜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葡萄糖酶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阴性;②可干扰尿酮体试验;③当血药浓度超过130μg/mL时,用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可得假性高值,但用尿酸酶法则不受影响;④用荧光法测定尿5-羟吲哚醋酸时可受本品干扰;⑤肝功能试验,当血药浓度>250μg/mL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有异常改变,剂量小时可恢复正常;⑥每天用量超过5g时,血清胆固醇可降低;⑦本品作用于肾小管,可导致血钾降低;⑧血药浓度>300μg/ml时凝血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