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白云寺与古代稀有佛教乐器“筹”           
白云寺与古代稀有佛教乐器“筹”
quo;乐曲《抱钟台》亦广受好评。
  五、乐器“筹”的传承与思考
  “筹”这种古老的乐器传授的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承代代相传。十年动乱期间,《白云寺庙志》被焚,传承谱系断代,故这里无法把每个时代的传承人进行举述。现白云寺代表性传承僧人是释龙江,1923年8月生,原名孙洪德(民权县尹店乡白云寺村人)。1934年,10岁的孙洪德被送到白云寺,皈依释月波为徒,法号释龙江,1938年开始学习吹筹技艺。由于他勤学苦练,技艺日渐精湛,成为佛乐队里一名主奏僧人。目前,释龙江已87岁,体力下降,演奏时渐感气力不足。该乐器吹奏难度又较大,使很多爱好者望而生畏或半途而废,故至今“筹”后继乏人,不由使人对这门全国稀有的古老乐器“筹”的传承问题充满了忧虑。可想而知,如不尽快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这门全国稀有的古老乐器“筹”将在民间失传。
  当地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筹”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多方挖掘和抢救,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以下几点难以解决的问题:1.据载,白云寺原占地100多亩,建筑规模宏大,僧人居多,佛事活动频繁,很多寺僧都习乐吹奏,佛乐兴盛。但由于多年的历史变革和十年“文革”的动乱使白云寺大量房屋被毁,寺庙遭到破坏,白云寺现存面积仅20562平方米,房屋60余间,由于经费短缺,无法恢复重建,所以很难再现昔日的辉煌,佛教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无疑会受到很大的影响;2.社会的高度发展与繁荣,传媒和网络的讯速传播,青少年一代更愿意选择现代流行音乐,以致民间的一些庙会活动、节日庆典,也由原来的以佛乐“筹”为主奏乐器的乐队演奏,被以民间乐器琐呐为主奏乐器的乐队所取;3.现代社会的环境使一些传统民俗节日渐淡化,大大减少了“筹”在民间习俗中的展示机会;4.目前,“筹”的演奏艺人仅有孙洪德(法号释龙江)一人,孙洪德年事已高,体力下降,缺乏传承人,这种人才断后的现象,使“筹”这个古老的乐器已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六、对乐器“筹&rdqu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白云边酒业集群支撑性服务平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在白云山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