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赵无极油画艺术探究           
赵无极油画艺术探究
无极创作上的发展和突破。
  自50年代中期开始,赵无极进入创作的高峰和成熟期,按画家的自述,是“绘画一个阶段的结束,或更正确的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新阶段的开始”。他回归传统,尝试用一种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自然宇宙观和艺术理念来重塑他的创作。主题上,有如开天辟地般,画家超脱了过去对风景、器物的叙述意趣,以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万物,开始描绘生命之气、风、动力、形体的生命、色彩的拓展与融合,展现了一个气象万千的新境界。《27-05-59》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一。色彩的运用纯粹而简约,选用沉静内敛的灰、黑、白色调来营造画面,呼应中国画中“墨分五彩”的艺术趣味,追求一种色彩的纯粹性及潜藏表现效能。迷朦苍茫的灰白暗喻中国水墨画云雾翻腾、烟岚缭绕的山水景观。画面中段,油彩较为浓稠,交叠著一道道如同书法、雕刻、甲骨文字的线条符号,油彩和线条交错,彷佛让人联想到微风拂过水面所掀起的一波波涟漪。笔势显得轻灵流动,表现一种行云流水、舒展从容的运笔方式。整幅作品以冷白色调为主,以最少限度的色调表现水波的潋滟、光的灵动,既有圆熟的艺术技巧,也有一种艺术上的纯净、空灵和冥思的道家境界。
  到了70年代以后的创作,他是以宇宙、空间、动势为主题,但画风是有明显的改变。作品重溯中国水墨写意的艺术法则,以水墨画的方式来处理油彩颜料,油彩渗入更多松节油,在画布仿水墨画的渲染、挥洒,色彩更有雾气氤氲、烟岚缭绕之动态。《11-10-78》中,同一调子的油画色彩却又能化现出或浓或淡、若轻若重的视觉层次感,既令人联想到古化山水画的皴擦笔法或是山川中石块突兀嶙峋之态。作品构图方面,沿承这一时期最常见的横向二段式空间分割,色彩的绚烂变化集中在画面上方,而留下画面下方大面积的疏淡“留白”,因色彩而带动的空间动势和跳跃转折也因此集中于画面上方,恰似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远景山峰、前景隐约河溪的构图安排。纯粹单色和留白运用,充份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空灵”、“精粹’、“纯净”的境界。
  和50~60年代气魄雄奇的作品迥异,《03-12-86》呈现出另一种中国美学的面貌,展现更具流动感、韵律性、轻灵舒展的色彩效果。少了笔力刚健的书法线条,更多是大面积的色块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论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