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油画民族化”的反思           
“油画民族化”的反思
非常不明智的。作为文化碰撞的另一方——西方,虽然也在不断的吸收东方绘画艺术,甚至十分露骨。如印象派、现代派艺术,公然把中国的书法、绘画大胆的引入画面,但却很少说他们提出“西洋绘画要东方化”的口号。可见,他们在审美的心态上,更显得自信、宽松和主动。毕加索“掠夺”非洲艺术已是众所周知,对东方艺术也十分赞赏。非但没有被他人“民族化”了,反而更显现代艺术的活力和西方绘画的特色。由此引起我们的反思。“中国油画民族化”口号的提出,除了有急切希望得到艺术上认可的浮躁心里之外,还应注意一下中国的近代史,注意近百年来,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饱受欺凌,面临亡国危险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当然,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现在仍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仍不富裕。因而文化心态上的平等“对话”仍有曲折。在国内,有关欧美文化的各种画册、传媒不难见到,影响不小。而在国外是清一色代表西方的美国文化,鲜见中国文化(一些工艺品除外)。不难看来,文化交流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平等”对话的文化氛围还不够理想。但我们应该充满希望,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并应该努力做到在艺术心态上 ,站在与西方同样的心理高度。摒弃弱者心理,扭转被动局面。只有如此,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才是客观的,真实的和健康的。真正的“油画民族化”,首先应有一种,平等的文化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健康发展。
  二、 油画民族化——一种纯粹的形式实践。
  对“油画民族化”的提法,尚有斟酌之处。所谓的“油画”,大体包含两种属性,第一种是油画的民族性:a,油画的起源是欧洲而非东亚;b,油画的质材与中国绘画材料迥异。欧洲人之所以选择油彩而不是中国式的水墨,必定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油画的另一属性却是中性,它仅仅是一种绘画思想的载体和工具,本身并无太大的艺术意义,与民族性没有多大关系,它可以让全世界的人所享用。印度人、越南人都在使用油画去表现本民族的风情。再说,西方传入中国的,也不仅仅只是油画,还有水彩画、水粉画、铜版画等等。可见,“民族化&r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论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体验
    浅析当代油画语言
    赵无极油画艺术探究
    写实油画语言浅析
    油画基础教学中各种绘画观念
    浅议油画的材料美
    油画风景的写生与创作
    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观点在油画
    油画创作中观念与形式的思考
    试论西方油画艺术中材料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