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戴季陶主义资料选编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编,1983
  戴季陶是国民党著名的理论家,对国民党政府的理论建设建功卓著,深得孙中山和蒋介石器重。他撰写的《孙文主义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小册子,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封建道统思想进行了巧妙融合,提出“仁爱是革命道德的基础”,革命“是从仁爱的道德律产生出来,并不是从阶级的道德律产生出来的”戴季陶:《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上海民智书局,1925。41—42,鼓吹阶级调和论,取消阶级斗争。他以主张“共信”和“团结”为基调,反对国共合作,认为国共合作是共产党采取的寄生政策,使国民党内“有了两个中心,而大多数的党员迷惑在二心之间,无所适从”,这是“国民党内最大的危机”戴季陶:《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中国文化服务社,1941。79。戴季陶的思想对蒋介石的影响很大,并被蒋介石奉为建党建国之指导。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戴季陶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一个代表人物,其思想成为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理论武器,有其必然性。
  戴季陶的理论是鲜明强烈的反共思想,但早期的戴季陶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热衷者,并且还曾经积极地参与过中国共产党的组建工作。为什么戴季陶从一个积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极力反对者?研究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对我们深入认识和了解戴季陶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年轻时期的戴季陶是一个充满了革命气质的热血青年。早在1907年留日学习期间,他就经同盟会主创人员王用宾介绍,开始研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积极投身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并被推选为日本大学中国留学生同学会会长。1909年,20岁的戴季陶回到中国后,先后参与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运动。和所有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他的思想在救国图强的道路上经历了多次转变,并随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热潮,走到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中来。
  早在辛亥革命前夕,戴季陶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一些探索。1910年11月,戴季陶就以“泣民”为名在《民生报》上发表《社会主义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